阅读历史 |

臣也是在帮陛下(2 / 2)

加入书签

就现在刘挽规划好的一切,证明那样的影响是一定会继续扩大的,刘彻不得不压一压刘挽,也是想知道刘挽心性是否依旧,也要知道他们之间是否都没有越界。

事实证明刘挽依然是刘挽,是他最最懂事的女儿,永远都懂得所谓的分寸,绝不过界。

这让刘彻至少可以稍稍放一放心,而不至于现在就不得不自断其臂。

“门下侍中。”刘彻脑子里闪过万千的思绪,无一不让刘彻不得不静下心,同时也在下定决心。

有些位子既然说了宁缺勿滥,那就应该宁缺勿滥。

此时此刻的刘彻依然仔细的扫过刘挽标记的人,还用了不同的颜色区分,这样区分的意义所在,或许别人无所觉,刘彻很快寻到规律,“怎么?标红的你想要外放?”

“知我者父皇。”刘挽笑眯眯的接过话,坦然的承认刘彻猜得一点都没有错,她正是有这样的盘算。刘彻以为如何?

“可用?”刘彻要问出的从来都是最重要的一句话,那样的人可用不可用。

“可雕琢之玉也。”刘挽如是回答,标红的人或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人被家里保护得太好,以为世间相当的美好,他们只要躺在祖宗的功劳薄上奋斗足矣。

可是这些人做事虽然有些不靠谱,更多是因为家族给他们底气,借力这个事不能说不好,毕竟刘挽没少借刘彻的势对吧。

故,刘挽觉得把这些人放出去,再许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未必见得他们会不愿意。

治好一县一州,令一方百姓得以过上好日子,这也是刘挽应该要落实的事儿。

刘彻仔细的再次观察下来,最后冲刘挽道:“写清楚一份名单递到朕这儿。为何用,如何用,都要清楚明了。你要借势,也须考虑后果。”

刘挽以为可以借的别人的势,到最后反而成为了别人借他们的。

刘挽重重点头。刘彻细细问起好几个问题,从刘挽和霍去病的补充那里得到了相对满意的答案,心情以肉眼可见的好。

等刘彻准备走人,却发现霍去病完全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刘彻?

霍去病似乎感受到刘彻的视线,懂得了刘彻眼中的意思,非常坚定的道:“泰永要忙的事情很多,我给泰永搭把手。”

刘彻从牙缝里挤出话来道:“朕也很忙,你怎么不说给朕搭把手?”

霍去病一指自己面前的竹简道:“臣帮泰永也是在帮陛下。”

这话那必须是对的。

刘挽难道不是在帮刘彻?

再不要脸的皇帝也说不出女儿绝对不是在帮他的话。

“恭送陛下。”霍去病那叫一个干脆,赶紧的相送于人,刘彻??

不走都不行了是吗?

对啊对啊,您来的目的都达到了,还留下做甚呢?

霍去病和刘彻的眼神交汇,无声的交流彼此的意图。霍去病十分的坦然,他留下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帮上刘挽,又可以和刘挽多在一块。

很多年他们没有像这几天一样一直呆在一起,有时候聊朝堂上的事,有时候又不发一言。

不管是哪一种,霍去病喜欢和刘挽呆在一起,纵然他们各忙各的事,能够闻到对方的气息,都能让霍去病的心静下来,好像这样他就不会再那么害怕了。

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让霍去病都有些诧异。他也会害怕吗?

为什么不呢?

霍去病再一次冲刘彻作一揖,这一回的动作中带了几分乞求。

读懂霍去病的刘彻一顿,有些事哪怕他们都选择性去忽略,以为这样就可以当作完全没有这回事,但事实上这些事抹不掉。

霍去病的情况纵然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的预兆,可是有了刘挽的前例在,刘彻不敢有半分的松懈。

况且,没有任何的预兆更是让刘彻越发心惊,他只怕霍去病突然的倒下,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改变的机会。

“行了,你们两个忙你们的。”霍去病作为一个中书省的摆设,他存在的意义如同他的认知,他其实是不愿意成为中书令的,但因为刘彻需要,他只能配合刘彻,也配合刘挽坐上那个位置。其目的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大汉任人唯才,年纪,出身,这些都不是问题,重点在于能力。

有能之人,刘彻提拔人才不拘一格。是以,天下的人都来吧,来成为大汉的人才,大汉的栋梁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