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5章 第二章(2 / 2)

加入书签

王怜花脸上露出微妙的神色,向周伯通上下打量,就像是从没见过周伯通似的,然后收回目光,轻描淡写地道:“你若是敢把自己变成太监,我便立刻把你逐出师门。收了个太监当徒弟,我还要不要面子了?”

其实面子还是小事,当年春笙是如何纠缠贾珂不放的,王怜花可记得清清楚楚。

倘若周伯通练了《辟邪剑谱》,变成第二个春笙,王怜花可以把周伯通逐出师门,可以假装从来没有收周伯通为徒这件事——反正他收周伯通为徒,本来就是想听贾珂叫他太师公,加上贾珂对此事十分赞同,他才这么做的,并不是真的想做周伯通的师父。

但若周伯通和春笙一样爱上了贾珂,然后涂成红脸蛋,穿上红裙子,头上再戴几朵小红花,打扮的花枝招展地来找贾珂,纵使以王怜花如今的武功,可以轻轻松松地干掉周伯通,那不也是给自己找罪受么?这绝对不行!

周伯通决定当太监,也是经过好一番心理斗争的,岂知王怜花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他忍不住苦着脸道:“那这门武功,我是一定学不成了吗?”

王怜花悠悠道:“那也不然,虽然这门武功的第一道法诀,就是:“武林称雄,挥剑自宫”,但我和贾珂想出了另一个法子来代替自宫,而且已经成功了。只不过这个法子,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我这么跟你说吧,练这门武功需要自宫,是因为练功的时候,须得加炼内丹,服用燥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燥药,令你的身体保持在一个极度亢奋的状态。若不自宫,你一运内力,身体就开始极度亢奋,很快便会走火入魔,轻则瘫痪,重则身亡了。

而我们想出来的这个法子,就是将真气分成阴阳二气,阳气裹住五脏六腑,阴气散在四肢百骸。一个人的五脏六腑被阳气包裹,很快便会气血翻涌,血脉贲张,而这也是服食燥药以后,会有的状态,但是散在四肢百骸中的阴气,可以压制住这种状态,不至于走火入魔,这就是自宫的效果。

我练的内功十分特别,体内真气原就阴阳兼具,加上全身经脉既可正转,又可逆转,所以随时可以将阳气转为阴气,阴气转为阳气。我只需用左右互搏之术,左手倒运体内真气,得到十成的阴柔真气,右手正运体内真气,得到十成的刚阳之气,便可用这个法子,使出这门武功来。

但是据我所知,这世上绝大多数内功,都没法将阴气和阳气分得如此清楚,更不用说运气让周身经脉逆行了,这本来就是武学大忌,稍不留意,便会走火入魔,也只有我练的这门内功,完全不怕这个。我不是全真教的人,不清楚全真教的内功,但看全真七子的武功,我想全真教的内功,应该就是这绝大多数武功中的一门吧。”

周伯通凝神思索半天,说道:“不错,我全真教的上乘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也就是所谓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虽然以阴柔为主,但阴阳调和非常重要,绝不会把阴阳二气分得如此详细。至于把真气转为十成的刚阳之气,或是十成的阴柔之气,这样运转真气,我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但既然这世上有内功能做到这一点,我全真教的内功没道理做不到,就是得想个法子……可惜我于全真教的武功,也只可说是初窥门径而已,若是我师哥今日尚在,他的造诣那么深,一定很快就想出来了。”

王怜花脸上也露出思索之色,问道:“你们全真教的武功,算是道家功夫,是吗?”

周伯通觉得王怜花这句话简直是废话,说道:“这是当然的了。我师哥就是道士,他出家之前,就天天捧着《道德经》看,他的很多武功,都是从《道德经》中参悟出来的,整个江湖,除了武当派之外,再没有比我全真教更正统的道家门派了。”

王怜花脸上露出遗憾之色,说道:“那真是可惜,我自己练的武功不是道家一派,内功运息,外功练招,都和全真教的道家功夫不同,我学过的武功,也都不是道家一派。我得先找几门厉害的道家武功研究一下,待我研究透彻了,再来帮你想个法子,把体内的阴阳之气分开。”

其实逍遥派的武功就是最正宗的道家之学,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神妙之处,远在全真教武功之上,王怜花说自己不会道家功夫,那自然另有目的。

周伯通先前拜师之时,本就想过把《九阴真经》交给王怜花,他碍于师兄遗训,不敢练《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但又实在好奇,《九阴真经》上的武功到底怎生厉害,王怜花练会了《九阴真经》上的武功,再一一演给他看,他既不会违背师兄遗训,又能解了这心痒难搔之苦,可说是两全其美。

不过他到底还是心存疑虑,不知王怜花可不可靠,既然王怜花没跟他提过《九阴真经》,他也只当没有这回事。这时听到王怜花提到道家功夫,周伯通心想:“这《九阴真经》是黄裳阅遍了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万寿道藏》,参悟出来的武功,尤其上卷经文记载的,都是道家修炼内功的大道,他要找道家武功研究,还有什么比《九阴真经》更加合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