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3章 第四十章(2 / 2)

加入书签

可是这是什么事呢?武三通敢把何沅君带在身边,可见他认为这一趟出门并不凶险,不可能是刺杀,甚至都不用跟别人交手,应该是那中费时费力,但是无甚凶险的事情。会是什么呢?是找人,还是等人?

他不敢把他的目的告诉我,甚至不敢让我知道,他的师兄弟们也在兴州城,看来他们要找的或者要等的这人,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不愿让别人知道他们与这人有过来往,或是他们是在这里找到这人的。”

贾珂毕竟从小在荣国府生活,后来常年出入皇宫,来往的多是皇亲国戚、功勋贵族,对这些人十分了解,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死要面子。

比如《红楼梦》里,荣国府早就入不敷出,却还要维持从前贾代善还在的时候的体面,贾母对林黛玉何等疼爱,可是为了补上账上的窟窿,就对王夫人、王熙凤、贾琏等人贪下林家所有家产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可百年以后,无颜去见女儿,也不肯省俭过日子。

不止荣国府是这样,其他和荣国府差不多的人家,也几乎都是这样。当年寿昌公主假扮太监,离开皇宫,皇帝最初以为寿昌公主和段正淳私奔了,虽然心急如焚,但还是交代六扇门,他们找公主的时候,决不能泄露半点风声,以免影响公主清誉,言下之意就是宁可找不到公主,也不能让人知道公主和段正淳私奔了。

如果寿昌公主的尸体不是在卖卤水鸭的商贩的仓库里发现的,而且在官府收到消息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百姓知道这件事了,贾珂估计皇帝只会说寿昌公主是得病死的,然后秘密调查杀死公主的凶手,因为和找到凶手相比,还是公主的清誉更为重要。

是以贾珂想到这两中可能,便即明白:“不会是前者。如果他们是不愿让别人知道,他们和这人有过来往,那么这人要么名声十分不堪,要么身份十分尊贵,就算武三通想要把何沅君带在身边,享受二人世界,其他人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如果是后者,一切都说得通了。段正明堂堂皇帝,手下从来不缺武功高手,他不让自己的手下来兴州城,却去找一灯大师借人,是因为他手下这些武功高手,对他忠心耿耿的,都在朝中做官,没有一官半职的,都对他不够忠心,这件事关系甚大,不能让不够忠心的人来做,可是官员请假出行,动静决不会小,段正明不想让人察觉这件事,自然不想让这些人来兴州城。

“渔樵耕读”四人武功高强,对大理段氏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山野隐居二十几年,江湖上早就没几个人认识他们,更不会有人留意他们的行踪,自然是最好的人选。而武三通来兴州城找人,能把何沅君带在身边,我看是因为他们找的人有男有女,“渔樵耕读”都是男子,遇到点事情,难免很不方便,何沅君是个女子,正好弥补了他们这个缺点。”

这些推想说来虽长,但在武三通看来,皇帝听了他的话,只微一沉吟,便向他一笑,说道:“你们大理国的镇南王身子可还安好?”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聊家常,可是传到武三通的耳中,却如惊雷一般,在他的脑海中炸开,心中只想:“他怎么知道?他怎么知道?”

幸好武三通在官场历练多年,临危倒也不惧,说道:“草民跟随师父住在山上,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镇南王了,不过从没听说镇南王生过什么病,想来他应该是挺好的。”

贾珂道:“你们的世子呢?他身子可还安好?”

武三通道:“世子的身体想来也是好的。”

贾珂道:“你们镇南王那些侧妃呢?她们跟在镇南王身边,应该也挺好的吧?”

武三通实在摸不准西泥国皇帝问这些是什么意思,他本就不以聪慧见长,倘若师弟朱子柳现在在这里那就好了,他们师兄弟里,就数朱子柳最为聪明,一定能猜出皇帝的心思来。

他猜不出皇帝的心思,于是微微皱眉,说道:“陛下,我大理虽是边陲小国,但也不是没听过圣人教诲,不懂男女大防的。草民堂堂丈夫,寻常人家的闺女的事情,草民尚且不会随便打听,何况是王妃的事情了。镇南王这些侧妃的事情,草民半点也不知道,陛下拿这件事问草民,那可真是问错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