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3章 第一百零九章(2 / 2)

加入书签

王语嫣转身看向李淳,满脸怒容,说道:“你是什么人?这么粗鄙的话,亏你说得出口。”

李淳道:“本王是银川公主的丈夫!你对公主心生嫉妒,就指使唐玉刺杀公主,本王站在这里跟你说话,而不是先过去踹你几脚,为公主出气,再来审问你,已经是给皇上面子了,你怎么还敢奢望本王对你这毒妇客客气气的?”

王语嫣听了这话,满脸通红,脸上怒意更甚,突然间转过身去,一句话也没有说。

唐玉脸色变来变去,忽然道:“王姑娘,你真的从没见过我?”

王语嫣看向了他,脸上余怒未消,说道:“你就是那个唐玉?说你刺杀银川公主,是受我指使的唐玉?他不是说我给你写过书信,送过礼物么,好,你现在就把书信和礼物通通拿出来,我倒要看看,我给你写过什么书信,送过什么礼物。”

唐玉自嘲地笑了笑,说道:“王姑娘,你从前给我写的那几封信,我一直带在身上。只是我把你的信带在身上,是为了在想念你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好让我对你的相思之苦,稍稍得到慰藉,没想到今天竟然成了用来指证你的证物了。

皇上,先前我被宫里的侍卫打伤,又被日月神教的向问天所救,王姑娘给我写的那几封信,也被向问天拿走了,你若想要亲眼看看这几封信,就得去找向问天,要他把信交出来了。”

那太监说道:“皇上,唐玉说的日月神教的向问天,如果奴婢没有记错,昨天他在外面闹事,已经被“一品堂”的大人打伤手臂,送进大牢里了。”

唐玉听到这话,心中七上八下,惊惶不定。

昨天他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到了天牢,只道向问天觉得自己没有用了,就把自己交给了西泥国,想到自己在向问天的步步紧逼下,吐露出的计划,一颗心便不由提了起来。

后来几次试探狱卒,发现他们似乎不知道自己打算诬陷王语嫣,心神这才稍稍宁定。只是想到自己用来诬陷王语嫣的那几封信,都被向问天拿走了,到时自己想要诬陷王语嫣,什么证据也拿不出来,未必能够取信于人,自不免大为遗憾。哪想到向问天自己也被西泥国关进了大牢。

说不定向问天把自己扔在客栈里,也是当时形势危急,不得已而为之,听那太监所言,向问天似乎想要做什么事,事情还没做成,就被关进大牢,伤势还很严重,谁知他会不会为了自保,就出卖自己呢?

不过向问天现在在大牢里,西泥国皇帝很快就能拿到自己交给他的那几封信,这对自己来说,倒是好事一件。

李淳道:“既然指证这女人的信就在牢房里,皇上快请派人去牢房里,把那几封信送过来吧。倘若这女人真如唐玉所说,因为芝麻大的一点小事,就指使唐玉刺杀自己的表姐,这般蛇蝎心肠,可不能让她再接近公主了。”

王语嫣微微皱眉,满脸嫌恶之色,说道:“你和银川公主还没有成亲呢,就摆起丈夫的架子来了?她跟什么人来往,那是她自己的事,你居然连这都想管。”

李淳脸上的厌恶之色,比王语嫣脸上的嫌恶之色,还要明显几分,冷笑道:“本王这话戳到你的痛处了,是不是?哼,像你这等蛇蝎妇人,卑鄙无耻,阴狠毒辣,做下了这等丑事,还妄想公主会心无芥蒂地继续把你当成表妹吗?

何况本王都已经到兴州城了,跟公主洞房花烛,也就是这一天两天的事。你这没人要的丑八怪,在这里离间我们夫妻的感情,不就是嫉妒公主能嫁给我这个如意郎君,而你这丑八怪能找个有我一半好的郎君,就算是你了不起了么。”

这一番话只把王语嫣气得涨红了粉脸,眼中泪水盈盈,身子不住发抖。

她搜肠刮肚,想出了一些骂人的话来,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实在讲不出口,可是什么也不说,心中不免觉得委屈,最后恨恨地道:“倘若我是银川公主,那我宁可从青鸾山的山顶跳下去,摔成十七八块,也不会嫁给你这等粗鄙无礼之人!”

李淳无所谓地一笑,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倘若你这蛇蝎妒妇,无盐恶女看上了本王,本王才要找人用柳枝拍打身子,再跨个火盆,去去晦气呢。”

唐玉忽然道:“王爷何必把话说的如此难听。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在我心里,王姑娘端丽秀雅,无双无对,我是真心想要娶王姑娘为妻的。”

李淳哈哈一笑,说道:“本王当然知道你想娶这丑八怪当老婆,否则怎会对她如此言听计从。唐玉,你出身名门,武功又高,在朝上还有本王、贾珂这些兄弟照拂,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如今却因为这蛇蝎毒妇,不仅青云之途尽毁,连性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若不是她,你怎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而她甚至都不肯承认,她认识你,你到现在都在维护她,说你想要娶她,你心里竟然一点悔意都没有吗?”

唐玉见李淳在这里假惺惺地问自己,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心里一点悔意都没有么,虽知李淳这么做,是为了撇清关系,仍然感到好生讽刺。

若不是李淳,他怎会来西泥国刺杀银川公主?若不是李淳,他怎会失手被擒,从此前途尽毁,性命难保,为了保全家族,现在还得在这里配合李淳演戏,任由李淳对自己冷嘲热讽,连辱带骂,还要听李淳假惺惺地劝说不要被美色迷惑?明明李淳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凭什么自己身陷囹圄,他却能够从容脱身?

唐玉越想越不甘心,但是他若指证李淳,势必会牵扯出唐家来,到时李淳贵为王爷,或许还有命在,唐家只怕就要步明教的后尘,从此绝于江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