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宗(2 / 2)
黑水镇发生的事令天下震惊,谁也未曾想过,闹得满城风雨的西贝货竟是正主。
修士们荒唐的围剿险些再将人害死第二次,事情戏剧性得让人不敢置信。
不同于他们在路上的闲情逸致,若华与杨月水等人没有耽搁事日,带着林容澄先行回宗,安排各项事宜。
春风又绿春草之时,林长辞的车架终于抵达神机宗。
宗主早听说了这个消息,不敢怠慢,早早就派了长老前往宗门迎接,自己则前往议事殿,不知与太上长老们说了什么。
当年的事他亦有旁观,林长辞此番回来,若要计较,他难辞其咎。
神机宗。
林长辞撩开车帘,往外看去。
许多年了,宗门景象如旧,千年松柏下,书着“神机宗”几个大字的恢弘牌楼高高亘立,四柱七楼威严壮观,琉璃瓦反射着锃亮日光,斗拱高耸,檐角如飞,字迹清晰鲜亮,仿佛不曾被岁月改变分毫。
牌楼后,层翠相迎,鸾鸟鸣唱,铺着无数汉白玉石板的上山路层层叠叠,百十余人立于阶梯下,长老拱手静候,弟子恭敬长揖。
这样的阵仗只有宗主云游归来才会出现,仅有过寥寥几次。
林长辞正要下去,温淮拉住他的手,瞥了一眼外面,道:“不必出去。”
宗主服软示弱的棋子而已,其中肩负重要事务的长老不过一手之数,也敢派来敷衍?
他堵在前面不放人,林长辞心知温淮不是倨傲骄狂之人,定然有自己的考量,便歇了下去的心思,隔着车帘对长老们颔首回应。
扫了一眼窗外,白西棠微微一哂,见有人看向这边,立刻换回礼貌笑意。
显然,他难得与温淮站在统一战线,对宗主并不诚心的示好嗤之以鼻。
李寻仙自小经历了不少人情冷暖,察觉氛围有异,当下眼观鼻耳观心,暗地想,看来修真界内部亦有人情往来,机锋斗法,和他想象的并不一样。
车架从牌楼下进了神机宗,弟子齐声迎候:“恭迎长老回宗。”
林长辞淡淡应了,见这些弟子中没有卧云山的人,心中略有疑惑。
过了宗门,白西棠和他分开,林长辞的马车往卧云山去,沿路若遇长老弟子,皆垂手迎候。
他们显然受过吩咐,立于原地目送他的车架离开,无人敢轻慢半分。
待马车行至卧云山山门,林长辞终于明白,为何先前宗门等候之人中没有他的弟子。
卧云山弟子皆穿入门时的宗服,神情肃穆,整整齐齐候在山门前,好像才拜入他门下那天。
林长辞的车架甫一出现,所有人单膝跪地,高喊道:“恭迎师尊!”
这些声音里,有振奋,有激动,也有哽咽。
为这一天,他们等了太久太久,终于等回了曾经荫庇他们的人。
车帘从里面掀开,林长辞在卧云山弟子们含笑带泪的目光中下了马车,温淮给他系上披风,陪他走到同门面前。
林长辞的脚步停住,为首之人擡头,本不想让师尊看到懦弱的一面,依然忍不住酸了鼻子:“师尊,您回来了。”
他是拜入林长辞门下的第一位弟子,也是陪伴林长辞最久的弟子。
林长辞扶了扶,温声道:“起来说话。”
温淮主动松开手,往大师兄徐凤箫身后而去,站到了自己该站的位置。
徐凤箫、杨月水、若华……卧云山弟子按辈分站位,个个既哭又笑,悲中有喜,目光隔了十年的岁月,落在林长辞脸上。
白驹苍狗,岁月须臾。
仿佛只是一瞬间,他的徒弟们就长大成大人了。
林长辞也看着他们,半晌,眼眶微红,什么也没说,轻轻叹息一声。
徐凤箫顺从地被他扶起,看着他苍白消瘦的面庞,不争气地再次落下泪来:“师尊,您在外面受苦了。”
若华牵着婉菁来见礼,许是有了灵气滋养,小姑娘长大了一些,眉目更为动人,对他行了一礼:“恭迎师祖。”
林长辞摸摸她的头,再次看向诸位弟子。比起十年前的稚气,他们显然成长了许多,虽然带泪,气质依然沉稳干练,已经到能出师的地步了。
在众人的陪伴下,林长辞去了主殿,听他们细说十年间发生的事。
“师尊,我现在可是执剑堂的长老了。”徐凤箫擦擦眼泪道。
林长辞心有不解,道:“你等还未出师,怎会担任要职?”
听到他的问题,若华破涕为笑,道:“师尊,你可不知道你的弟子有多能耐。”
原来,林长辞去后,卧云山弟子们心中悲痛,对今后如何行事也产生了许多分歧。
待为林长辞守孝半年,恸哭够了,杨月水等人召集所有弟子,在主殿争论了几天几夜,最后决定不离开宗门,化悲愤为力量,努力修炼,攻占神机宗长老之位。
翻案后,宗主本就理亏,又有其他宗门虎视眈眈,只得默许他们依出师后的宗规行事。
如今,卧云山的弟子多半有一职半权,在掌门面前也能说得上话,与其他峰弟子大不相同,几乎半个宗的职位上都是自己人。
“师尊,今天的卧云山与以前可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若华笑道:“您的弟子羽翼已丰,从今往后,就让我们来护师尊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