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流云文会 降维打击(1 / 2)
苏挽波的父亲,苏家家主苏弘远,虽在外地,但也通过家信得知了此事。
他信中叮嘱女儿,莫要过分卷入其中,但既然人是女儿请来的客人,务必以礼相待,至于文会之事,静观其变即可,不必强出头,亦不可失了苏家待客之道。
苏挽波得了父亲指示,心中稍定,对陈九的照料更加周全,同时也在暗中留意,想看看这位陈先生到底会如何应对。
文会前一日,流云城刺史府。
赵文轩正与几位依附他的文人清客饮酒预祝。
“赵兄何必在意,明日文会,只需按计划行事,定叫那姓陈的灰头土脸,滚出流云城!”一名清客奉承道。
“不错,我已与几位评审打过招呼,届时无论他作出何等诗句,只管往差了评,挑刺谁还不会?”
赵文轩摇着折扇,嘴角噙着一丝冷笑:“本公子倒要看看,他能作出什么花样来,若他识相,当场认输求饶,或许本公子心情好,还能赏他个全须全尾,若是不识相……”
他眼中寒光一闪,“那就按律法办!让他知道,这流云城,是谁说了算!”
与此同时,听雨轩内,陈九正与文墟老人对弈。
“城主,明日文会,您真有把握?”文墟老人落下一子,终究还是没忍住问道。
他虽知陈九非常人,但诗文之道,与修行、权谋终究不同。
陈九执白子,轻轻放在棋盘一角,局势瞬间逆转,他抬眼,眸中似有星河流转,又归于平静。
“老先生以为,我等修行,修的是什么?”他不答反问。
文墟老人一怔,沉吟道:“老朽浅见,修的是自身,是超脱,是感悟天地至理。”
陈九微微颔首,又摇了摇头:“是,也不全是,修至深处,亦是修心,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山川河流是诗,日月星辰是诗,生死轮回是诗,这人间烟火,悲欢离合,又何尝不是诗?”
他语气平淡,却让文墟老人心神剧震,仿佛触及了某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诗词歌赋,不过皮相,小道尔。”
陈九指尖捻动着那枚温润的白子,目光仿佛穿透了屋顶,望向了无垠夜空,
“心中有丘壑,下笔自有神,明日,便让这流云城看看,何谓……降维打击。”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与傲然。
文墟老人看着棋盘上那看似随意,实则已将黑棋大龙逼入绝境的一子,忽然笑了,心中再无半点疑虑。
他想起古籍中关于上古大能“言出法随”、“出口成章”的记载,或许,对于真正触摸到规则本源的存在而言,区区诗文,真的只是信手拈来的游戏吧。
流云文会,乃是流云城一年一度的文坛盛事,不仅城中才子趋之若鹜,连周边城镇的文人雅士也会慕名而来。
文会地点设在城中心最为开阔的流云湖畔,临水搭建起高台,饰以锦缎彩绸,四周设有观礼席,可容纳数百人。
更有画舫停泊湖上,供贵宾及女眷登船观赏,可谓极尽江南文事之雅致。
文会当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
流云湖畔早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士子们身着儒衫,手持折扇,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或独自踱步默诵腹稿。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茶香以及一种名为“扬名立万”的躁动气息。
赵文轩作为刺史公子兼本次文会的主要评审之一,早已抵达现场。
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月白文士袍,头戴玉冠,手持一柄名家题字的泥金折扇,在一众拥趸的簇拥下,于主评审席旁谈笑风生,顾盼自雄,俨然已是全场焦点。
不断有人上前与他见礼、寒暄,谀词如潮。
“赵公子今日这身打扮,真乃玉树临风,更显文采风流啊!”
“有赵公子坐镇评审,此次文会定然公允非常,佳作频出!”
“听闻今日有一不知天高地厚的商贾要与赵公子论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待会儿定要看他如何出乖露丑!”
孙绍也混在人群中,得意洋洋,仿佛已经看到了陈九跪地求饶的场面,不时与身边人挤眉弄眼,发出刺耳的笑声。
苏挽波带着贴身丫鬟,坐在一艘较为僻静的画舫内,透过珠帘焦虑地望着入口方向。
她今日心情复杂,既希望陈九能来,又怕他来了受辱。
纤纤玉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小姐,您别太担心了,陈先生他……他或许真有办法呢?”
丫鬟小声安慰道。
苏挽波轻轻摇头,叹道:“诗文之道,非一日之功,赵文轩早有准备,只怕陈先生纵有急智,也难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对抗这满城的偏见与刁难。”
时间一点点过去,文会即将正式开始。
主持文会的陶山长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儒已在评审席就座。场下的议论声愈发嘈杂,话题几乎都围绕着那个狂妄的北地商人。
“都快开始了,那人怎么还没来?莫不是怕了,不敢来了吧?”
“我看是,估计早就夹着尾巴溜出城了!”
“哼,算他识相!否则今日定让他颜面扫地!”
“未必,说不定是自知不敌,正在哪处绞尽脑汁,憋一首打油诗呢?哈哈哈!”
柳明坐在寒门学子聚集的角落,听着周遭毫不掩饰的嘲讽,心中为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陈先生感到一丝不平与憋闷。
他攥紧了衣袖,暗恨这世道的不公。
就在此时,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行人正不疾不徐地步入会场。
为首者,正是陈九。
他今日依旧是一身看似普通的青布长衫,款式简单,毫无纹饰,与周围锦衣华服的士子们格格不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