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0章 只要我决心做的事,定会成功(1 / 2)

加入书签

朱棣深知,即便他真要除掉建文,也绝不能公然行事。

他明白,此事一旦曝光,他将遗臭万年。

因此,他绝不会公然下手。

“建文皇帝安好,现已遁入空门。”徐滨缓缓说道,“我此次便是奉他之命而来,为那三万人的性命。”

他望向大明太子。

“建文皇帝心系百姓,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现身。否则,这三万人恐已命丧太子之手。”

谁知朱高煦微微一笑,这位大明太子,未来的 ** ,竟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这三万人的生死,全看建文皇帝是否现身了。”

“若他现身,一切都好商量;若是不来……”

他语气一顿,目光变得凌厉无比。

“若是不来,又能怎样?”

徐滨问:

“若他不来,这三万人便只有死路一条,三万条性命,生死皆系于他一念之间!”

“你杀害那么多人,难道就不怕遭天谴,不怕世人非议吗?”

徐滨情绪激动。

那可是整整三万人,其中不知有多少无辜之人。

而大明太子,若真要赶尽杀绝……

那该是多么可怕、多么令人恐惧之事!

此时,他目光紧锁朱高着。

“这与我何干?”

“父皇不敢杀之人,我敢杀!”

“我乃大明太子,我的话便是规矩!”

此刻的朱高着,尽显威严!

连朱棣见了,也为之动容,心中激动不已。

好一个“我的话便是规矩”!

不愧是我老朱家的血脉,不愧是我大明太子!

……

听闻此言,徐滨心生恐惧,眼皮狂跳。

至此,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位太子才是最令人畏惧的存在。

正如他所说所做,只要他愿意,这世间无人能阻。

徐滨想到瓦剌之灭、鞑靼之亡,皆是朱高着所为,不禁心生寒意,不敢再直视他。

即便是建文在此,听闻太子之言,恐怕也会惊恐万分。

这位太子,恐怕才是最深藏不露、杀戮最重之人!

“这么多年了,终于等到他的消息了……”

朱棣心中感动,眼眶微湿。

他长久以来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建文的消息让他心中的重负渐渐消散。

“建文此刻身在何处?”朱棣急切询问。

徐滨答道:“若想见他,必须依从他的条件。我作为中间人,必须回去传达警告。”

他语气稍顿,“只是不知大明皇帝是否愿意此刻放我离去,好让我告知建文皇帝?”

朱棣审视了他一眼,答道:“可以,我不会阻拦。”

徐滨继而请求:“希望陛下也不要派人跟踪,那并无必要。”

朱棣冷笑一声,“朕还没到那步田地。再说,现在焦急的是你们,而非朕。跟不跟踪,已无关紧要,只看建文是否敢于现身。”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徐滨深吸一口气,重重看了朱棣和太子一眼,随后转身离去。

朱棣与太子静默注视,未曾言语。

良久,朱棣望向太子,“这位徐滨倒是颇有骨气,我们的手下竟有这样的忠臣,实属罕见。”

朱棣的话语带着几分讽刺。

太子朱高着微微皱眉,回应道:“父皇所言极是,但……这样的忠臣若不能为大明,为父皇所用,我认为应当尽早除去。”

他语气冷淡,“宁可错杀,也不可留下隐患。若真让这样的毒瘤存在,对大明绝非好事。”

“言之有理,极为出色!”

“朕信任你的判断,既然你有此意愿,便放手一搏吧!”

“朕日后也不会再给你设置障碍,毕竟你将是继位的 ** 。”

朱高着尴尬地挠了挠头。

“父皇,就别打趣我了!”

他微微一笑。

……

大明边界之外,一处幽深山谷。

一座深邃的山峰之巅,建文正躺在那里。

夜色已深,他的眼神中泛起波澜,凝视着满天星辰。

他突然开口问道:

“祖父,我真的不适合做皇帝吗?”

他痴痴自问:“当年的削藩,或许是我太心急了。”

自言自语后,他又沉沉睡去。

而不知何时,两人悄然出现在不远处。

他们悄无声息,如同幽灵,行踪不定。

这两人正是不良人中的高手,上官云阙与温涛。

二人相视一笑,满是嘲讽。

“这位皇帝真是无能,我听说朱元璋临终前,可是将江山托付给了他!”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上官云阙幸灾乐祸。

“谁说不是呢?真不明白大帅为何重用他!”温涛也面露不屑。

“只因他是唯一继承人,只有大帅能控制他,日后方能改大明为大唐!”

“在大唐未竟的事业,大帅誓要在此世完成!”

上官云阙闻言,激动不已。

“可如今这世上已无大唐血脉,即便重建王朝,怕也非大唐了吧!”温涛细心指出。

谁料上官云阙直接拍了下他的头。

温涛摸了摸脑袋,一脸无辜。

“已确定其位置,速去禀报大帅!”温涛忽道。

上官云阙轻撅嘴角,终未多言。

二人悄然离去,默默消失在原地。

远离海岛,茫茫大海之上,一叶扁舟缓缓驶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