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4章 起初我便有所察觉,没想到真是他(2 / 2)

加入书签

“父皇别这样看我,您这样看我,我会紧张的。”朱高着略显迟疑。

朱棣轻拍儿子的手,抚摸着他的脸。

“你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朱棣缓缓说道:“将这江山交予你手,我放心了,真的很放心。”

言毕,老爷子又开始喃喃自语,随后毅然离去,步出奉天殿。

朱高着独自站立,不再言语。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数日已过。

此时,盖聂与卫庄已抵京。

郑和亦至,无数宝船使者紧随其后。

邻国使臣亦在此,紧紧跟随郑和。

郑和步入京城,百姓欢呼雀跃,激动万分。

这份激动,已达极致。

此刻,马蹄声骤然响起。

转眼间,朱棣的马车已至。

更令人惊讶的是,老爷子竟也亲临此地!

这无疑表明,老爷子对郑和的此次归来极为重视。

“我等参见皇帝!”

“大明皇帝 ** !”

众人齐声高呼,包括郑和与邻国使节。

他们情绪激动,目光紧锁朱棣,尤其是那些使节。

难道,这位便是大明的皇帝?

他们心中暗自揣测,从未如此激动。

海上航行时,郑和曾讲述过大明皇帝的威严与强大,令人敬畏,实力超群,堪称千古一绝。

今日得见,他们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与此同时,朱棣深吸一口气,环视四周。

“都起来吧,命人安排驿馆,让众人安顿下来。”

“他们奔 ** 日,该好好休息了。”

老爷子发话,众人点头应允。

很快,锦衣卫便开始安排众人入住驿站。

朱棣下车,径直走向郑和,重重拍打着他的肩膀。

望着眼前的郑和,朱棣的眼眶微湿。

“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他感慨道。

“下官不敢,若无皇帝,便无今日之郑和。”

郑和谦逊回应。

“好,很好!”

“有你这句话,便足够了。”

朱棣微微一笑,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喜悦。

谁能洞悉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安心歇息吧!”他言道。

“皇上需亲自接见这些使臣,恐怕难以得闲……”郑和苦笑回应,“我还需妥善安置他们,确实无法休息了。”

“你这小子……”老爷子笑着摇头。

“那就定在明日,明日接见所有邻国使臣!”朱棣决定道。

郑和闻言,微微颔首:“一切遵从皇上旨意。”

“臭小子,随我回去吧!”朱棣笑道,“年关将至,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太子已复位,今晚为你设宴接风!”

郑和感激地点头:“多谢皇上!”

……

郑和归来,朱棣满心欢喜。

在宽广的奉天殿内,朱棣仔细端详着郑和,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你这小子,今日立下大功,这些年辛苦了!”他缓缓说道。

郑和突然跪下,眼眶泛红:“多谢皇上栽培,若无皇上,便无今日之我!”

“岁月匆匆,皇上,我真的很想念您!”郑和深情流露。

简短的话语触动了朱棣的心弦,他竟一时语塞,眼眶湿润。在朱棣心中,郑和早已如同亲子。

“好了,今晚为你接风洗尘!”老爷子深情地说道。

……

夜幕降临,烟花绽放。

后花园中正举行盛宴,专为迎接郑和。

此时,汉王爷与太子爷皆已抵达。

他们望见郑和,纷纷含笑打招呼。

郑和亦逐一还礼。

他望向朱高炽,嘴唇微启,竟一时语塞。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心中或许五味杂陈。毕竟在他离大明前,太子之位尚属朱高炽。

而今,情势大变。

但他并未多言,毕竟对朱高着的功绩亦有所闻,确为大明谋福祉。

“罢了罢了,不论谁为太子,我们终是一家人,且父皇如此器重你,你也不必太过拘谨!”

朱高炽笑言。

郑和闻言,心中感怀而笑。

朱高着亦走近,打量了郑和一番。

“不错,继续努力。”

言毕,他便径自坐下用餐。

众人一时愕然,旋即也相继落座。

郑和略显尴尬地笑了笑。

“这小子,一贯如此,我们习以为常便好!”

朱棣略带不满地瞥了朱高着一眼。

众人皆开始用餐。

郑和稍作迟疑,终开口问道:

“皇上,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略显犹豫。

老爷子闻言,微微一愣,旋即展颜而笑。

“无妨,此次你立下大功,有何疑问但说无妨,只要朕知晓,定当相告!”

朱棣心情愉悦。

此番郑和不仅凯旋,更携多国使臣归来,宣扬了大明国威。

这让朱棣极为振奋,此乃他长久以来的心愿。

如今终得实现,他对郑和极为满意。

千年之后,即便身赴黄泉,面对朱元璋也能坦然以对。

他此生为大明鞠躬尽瘁,无愧于心。

有人指责他篡位夺权。

然而,若无他,何来永乐之治。

这正是印证了那句豪言,大明江山永恒,日月山河长存。

如此豪迈之语,唯有大明之人方能拥有,唯有大明皇帝方能成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