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7章 乱葬岗(2 / 2)

加入书签

建文已逝,他虽已名正言顺登基,但绝不容许后世子孙再陷杀戮。他极为在意此事,誓不让子孙骨肉相残。

发生此事后,他断不愿再见。

若时光能倒流,他绝不会让儿子们自相残杀。

姚广孝默默旁观,身为黑衣者的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皇上无须忧虑,现今太子殿下能稳住两位王爷,他们绝无可能起事。”

他微笑中带着深意,显然一切尽在掌握,洞察秋毫。

瑶宝此言,唯有一解,即所言极是,当下局势已是最佳。

“将来您若龙驭上宾,亦可无愧于列祖列宗,有太子在,大明王朝自会屹立不倒!”

姚广孝笑语盈盈,言辞犀利非常。

朱棣性情本就刚烈,姚广孝敢于此言,世间唯他敢尔。

普天之下,能与这位 ** 坦诚相待、谈笑风生的,唯姚广孝一人。

“你这家伙……”

朱棣轻轻摇头,脸上洋溢着往昔的回忆。

“妙云走后,唯你敢如此与我说话!”

他喃喃自语,脸上满是回忆之色。

谁又能知晓他内心真正所想?他已成孤家寡人,妙云离去,唯余诸子。

诸子若再相争,对朱棣而言,将是无法愈合的心痛。

朱棣不禁抹泪,泪水滑落。

他感慨万千,轻轻摇头。

“老了,真是老了,如今这心思愈发难测。”

他苦笑一声,再次摇头。

……

不久,他们抵达一处诡异之地,空气中隐约飘散着血腥气息。

蚩梦满心恐惧,瞬间达到了顶点。

“我怎么觉得浑身不对劲,如此诡异?!”她惊疑道。

朱高着观察到她的神色,沉声道:“如果没猜错,此处应是乱葬岗。”

此言一出,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蚩梦更是惊恐万分。

这里,竟是乱葬岗——那些被随意抛弃的亡魂安息之地,死者的聚集地。他们竟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这片诡异可怖之地。

……

朱棣沉默不语,心中却莫名不安。

姚广孝诵了声佛号,缓缓道:“皇上,不必担心,太子殿下能力超群,无人能伤他。您还是多虑其他吧。”

朱棣一愣:“那你觉得我此刻应担心何事?”

姚广孝笑道:“皇上心里该有数,眼下最得意的,可是汉王。”

朱棣微微点头,细想之下,确是如此。

汉王朱高煦深得朱棣器重,已是大明监国。这待遇,非同小可。

正因如此,朱棣心中忧虑更深。

他不确定朱高煦日后是否会犯错,若大明社稷交予他手,做得好便罢,若做得不好,便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朱元璋。

思及此,朱棣召来了小鼻涕。

小鼻涕手 ** 现了一物,乃是汉王赠予的金豆子。

老爷子迅速接过,默默审视。望着这金豆子,他心知汉王已悄然行动。朝堂之上,金豆子泛滥,简直未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此等行径,他前所未见。

朱棣面沉如水,审视片刻后,将金豆子递回给小鼻涕:“既是汉王所赠,你便收下吧。”

小鼻涕脸色煞白,跪伏在地,连声称不敢。

朱棣冷笑,重复道:“既是汉王所赠,你便收下。”

小鼻涕稍作犹豫,终是颤抖着手接过。他望向朱棣,满心忐忑。

“不必惊慌,你继续留意汉王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向我禀报。”朱棣吩咐道。

小鼻涕闻言点头。身为皇帝近侍,他的职责便是为皇上洞察朝局,监视众人。

处理完此事,朱棣揉了揉眉头,心中暗自思量,不无遗憾地叹息:“若太子在此,或许更为妥当。汉王之心,实难揣测。”

作为大明皇帝,亦是诸子之父,朱棣深知汉王反意。若非为平衡局势,立老四为太子,太子之争或将绵延不绝,甚至重演靖难之役。

这是朱棣最不愿见到的局面,毕竟,他自己便是从皇位争夺中胜出,登上大宝。而今建文已逝,他虽已名正言顺为大明之主,但心中忧虑并未因此消散。

但他坚决不允许后代再涉血腥。

这对他而言极为重要。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后代自相残杀。

当此类事件发生时,他绝不愿再见。

若时光能倒流,他同样不会让儿子们自相残杀。

姚广孝见状,身为黑衣者的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皇上其实无需忧虑,现今太子殿下足以制衡两位王爷,他们自相残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微笑着,显然一切尽在掌握,洞察秋毫。

瑶宝此言,唯有一个解释——他所言极是,当前局势已是最佳。

“若他 ** 驾鹤西去,也可无愧于列祖列宗,毕竟有太子在,大明王朝定能稳固!”

姚广孝微笑说道,这话语非比寻常,极具震撼力。

考虑到朱棣暴躁的性格,姚广孝竟敢如此直言,可见其胆识。

天下之大,或许唯有姚广孝能如此推心置腹地与这位皇帝谈笑风生。

“你这家伙……”

朱棣轻轻摇头,脸上满是回忆。

“妙云走后,也就你敢这样和我说话了!”

他喃喃自语,陷入回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