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粮荒定策破猜忌(2 / 2)

加入书签

红穗:重劳力者持。日兑整穗玉米,加拇指大小熏肉干一块。

黄穗:技术匠人持。日兑整穗玉米,加杂粮麦饼一张。

青穗:老弱妇孺持。日兑半穗玉米,加稠粥两勺。

“凭什么?!”蒙德难民堆里立刻炸开一声怒吼,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排众而出,指着高台,“技术岗?还不是你们璃月人说了算!蒙德的铁匠、皮匠就不算匠人了?!”

“分级?这…这怕是要火上浇油啊!”千岩军队伍里,一个年轻士兵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老兵嘀咕,握着长枪的手心满是冷汗。老兵只是绷紧了脸,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人群。

琴团长上前一步,站在刻晴和甘雨身侧。她碧蓝如晴空湖泊般的眼眸,带着风与牧歌的温煦力量,坚定地看向躁动不安的蒙德同胞们。“千岩军将与西风骑士团协同,”她的声音如同风琴奏响,抚慰着紧绷的神经,“每三日,粮仓前公示穗票发放名录、粮仓所有进出明细,一笔一划,皆可查证。”她顿了顿,声音更加清晰有力,“公理,必在阳光之下,而非猜忌的阴影之中。请予信任,这是我们共同活下去的基石。”

这番话,像一阵清风,暂时吹散了部分蒙在心头的厚重阴霾。但怀疑的种子已经深种,信任的堤坝脆弱不堪。

推行首日,混乱如附骨之蛆。

两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手里攥着用木炭和劣质颜料粗糙仿制的青穗票,在粮仓门口被揪了出来。她们哭得撕心裂肺,瘫软在地,指着远处破败的帐篷:“孩子!孩子饿得啃草根了…行行好…就这一次…”千岩军士兵面露不忍,却只能硬着心肠执行。

另一边,轮到璃月工匠领取黄穗票时,领头的老师傅接过木牌,只觉得背后仿佛有无数根针在扎。他不用回头,也能感受到那些来自蒙德难民方向的目光——混杂着不甘、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他叹了口气,将黄穗票紧紧攥在手心,粗糙的指腹摩挲着上面代表“匠人”的刻痕,心头沉甸甸的。

远离粮仓的喧嚣,试验田的田埂上,理萌蹲着,像一块沉默的石头。指尖深深插入脚下的泥土,捻开一小团深褐色、带着湿润气息的土块。几周前,这里的土板结得如同千岩军的盾牌,锄头砸下去,只留下一个白印,火星四溅。他记得自己上一次尝试调配的改良剂,比例失衡,差点烧死了刚冒头的幼苗。失败后,他对着记录本枯坐了半宿,反复计算,结合静怡从古籍里找到的本地矿物特性,才调整出新版本配方。

此刻,指腹传来的触感,不再是那种令人绝望的坚硬。土块在他指尖轻易地碎开,带着一种微弱的、酥松的颗粒感。他甚至能感觉到一点微乎其微的湿气,像久旱后降下的第一滴雨。他翻开那本被翻得卷了边的记录簿,炭笔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试验三区-紫花菜套作组

土壤触感:显着酥松,初步摆脱板结状态。

有机质含量(估算):提升约15%(对比初始样)。

根系观察(浅层):玉米须根明显增多、增粗,与紫花菜细根有交错迹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