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章 第 100 章(2 / 2)

加入书签

“曙光终于来了!”

“我们可以重新做人了!”

众人喜闻乐见奔走相告,无不为这一激动的消息感动落泪。

太好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们终于不用再胆战心惊了。

悲痛欲绝的网友,和奔走相告的娱乐圈,形成了鲜明对比。

两股拉扯的力量使得整个网络都沸腾了。

各种各样的热搜标题轮番上阵。

平台更是多次崩溃,进都进不去。

直到第二天,热搜榜第一都是心动完结,祝青与众人说再见的消息。

不少营销号为了蹭上最后一波热度,更是作了心动的所有大瓜总结,将曾经在心动上丢大脸的一路明星们商界精英,企业老板,学术教授全部都被拉出来,再一次狠狠社死。

某些人:……

td他们刚刚喜闻乐见奔走相告,你们又要把他们的黑历史拿出来?

很丢人的!

他们已经很努力忘掉了!

但事实证明,网友们也许会忘掉高中所有知识,但绝对不会忘记网络的大瓜!

越是离谱,越是不会忘记。

随着营销号的剪辑,众人再次发现祝青对于心动到底有多重要。

可以说,没有祝青,心动根本不会这么红。

所有的八卦都因她而起,而所有的不平都被她揭开,在黑暗中沉沦的,污泥里埋没的,被糟蹋的,被污蔑的,被捂嘴的,都因她而拨云见日。

人们能从她嘴里知道真正的真相。没被篡改的,不因权贵而更改的真相。

更有杂志认为她是这个时代真实的见证者,揭露者,是战士,更是斗士,是弱者的希望,是卑鄙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祝青的所作所为,在当初或许只能说是爆瓜,然而随着愈演愈烈,当警察一步步跟进,当犯罪者惊惧收敛爪牙,当不平者懂得反抗,当社会将越来越多的关注倾注于那些曾经的肮脏事——

在心动的舞台上,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他们都迎来了真相,迎来了公平,拨开云雾,终见前路。

有网友热评,段段时间获得过万点赞。

【祝青所饰演的昔阳女王,带领灾祸之风守卫故土,夺回王国,打下宇宙。而此时此刻,在现实,她又何尝不是心动的女王,为如此多人闯出一条真真正正的曙光之路。】

热搜榜长长久久挂着一个名字——祝青。

她给予的不仅仅是瓜,而是真相。

是欢笑,是落泪,更多的还有感动。

心动正式完结。

*

心动完结后,祝青便就进入了《未亡人》的繁忙拍摄中。

全员杀青时,《未亡人》剧组欢呼雀跃。

幕后采访花絮,剧组人员都表示这是他们待过最卷的一个剧组。

“太可怕了,什么都在卷,女主角带头卷,卷到我害怕!”

“先是祝青卷,然后是南天跟着卷,最后莫名其妙全剧组一起卷。”

至于如何卷……

工作人员表示,等到观众们去到电影院便就知道了。

《未亡人》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这幕后采访一放出,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

【啊啊啊到底什么时候上映?】

【想看!!!】

【不知道与《王国》相比如何?】

虽然电影还未上映,甚至还没剪辑,但大家对于《未亡人》的兴趣却与日俱增,恨不得当即预定电影票。

显而易见,在祝青唯一一个综艺结束后,众人对祝青的电影更为渴望。

他们太想见祝青了!

然而,《未亡人》却依旧遵循陈导的习惯——不营销,不炒作,不提前上映。

作为文艺片导演,他对《未亡人》的票房不抱有信心——即便女主角是祝青。

《未亡人》的剧本,先天性决定了“曲高和寡”,能够理解欣赏这部影片的观众并不多。

即便祝青一开始带动更多观众观看,但随着大量看不懂的影评流出,这部影片大概率还是会被避雷。

所以,陈导决定先去国外参加几个电影节,拿几个有含金量的奖,再乘势归来。

作为海内外享誉名声的文艺片导演,陈导的关山之作,自然是早早就被关注。

等到颁奖季,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就送来邀请函。

陈导为人很是低调,直到连续参加几个电影节后,众人才意识到——

《未亡人》竟然完成了!

等到各大媒体收到风声时,他们天崩地裂发现——

《未亡人》竟然已经横扫了几个电影节的最佳电影!

清一色好评!

国外媒体已经不吝盛赞,声称《未亡人》为近几年最佳影片,剧中的金翎奖影后祝青,这位年轻的女演员,更是用实力证明了她的才华横溢!

国内媒体再一查,哦豁,好家伙,在国内无人知晓时,祝青已经连拿七八个大大小小电影节的影后了!

国内媒体:……

家人们!

惊呆了!

由于近年来,国内影片在海外的萎靡不振,基于哀其不争的心态,国内媒体有意无意忽略了海外的媒体播报。

结果,就是这一疏忽,导致自家人竟然不知自家人这么牛逼了?

第二天。

#史上最低调影后#就上了热搜。

相比于其他演员,在海外只是颇受追捧,就已经通告热搜不断。

而祝青,实打实拿下了诸多奖项,竟然只字不提。

他们到底粉了什么明星?!

这过于低调了吧!

等到海外最权威电影节——伶仃洋大奖开幕,国内媒体当即飞了过去。

而直到这时,国内媒体才发现,《未亡人》当真是干大事,竟然被提名了是十二项提名!堪称是近年来提名最多的影片!一扫往日华语片的颓靡。

再一看提名,竟然还都不是什么随意奖项,重量级的提名,看得大家心惊肉跳——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摄影提名……

囊括伶仃洋大奖含金量最高的三项大奖!

这威势,谁与争锋?

在参加伶仃洋的《未亡人》点映会时,国内媒体被国外记者团团围住。

他们迫切想要知道,有关于《未亡人》的更多信息。

有人抱怨,“这个剧组实在太低调了,我找遍了全网,竟然没有任何采访。”

“陈一向如此,但为何你们的女主角也是如此?她还如此年轻?为何一点都不高调?”

“我们对她实在太感兴趣了!许多国家的观众都为她着迷!无数的脱口秀、采访节目或者是访谈节目,都迫切想要邀请她参加。”

……

国内媒体:……

第一次发现他们这么受欢迎。

但,实不相瞒,他们也不知道《未亡人》具体情况啊!

《未亡人》甚至没有在国内试映。

说出来都不相信,他们是在海外传来消息,才发现自家电影这次竟然这么争气,一举拿下多项大奖提名。

不管最后能不能拿奖,但仅仅是这个大规模拿下提名的霸气,已经多少年没见过了?

不,仅仅论提名的数量,《未亡人》就已经创造了历史。

无论《未亡人》最后获奖情况如何,它接下来都是在创造新的记录。

《未亡人》的点映本来只有一次。

但据说,无论是海内外的媒体记者,或者是引进影片的官方人士,现在都为《未亡人》疯狂。

于是,主办方只能无可奈何地延长点映,从一场增加到两场甚至是三场……

而当国内媒体赶到时,这已经是第五场了!

灯光暗下。

《未亡人》三个中文大字赫然出现于大屏幕上。

场内本来热烈的讨论生瞬间安静。

无数双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眼睛都在注视着屏幕。

李望是这次《电影报》的王牌记者,也是这次国内媒体大军的一员。

他迫不及待地在手机备忘录上记录着——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开始观看这部被海外盛赞的电影,现场观众很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汇聚一堂,都在观看这部从剪辑到上映都相当神秘的影片,而它究竟会不会让几百号观众失望?我们拭目以待……”

李望本来还要多写点,但因为片头已过,剧情拉开序幕,同行已经沉浸式投入观看,他也顾不得记录心得,赶紧放下手机,充满期待看去。

可以说,李望就是国内观影团的缩影。

海外的盛赞,让他们对于《未亡人》的兴趣前所未有。

究竟只是溢美之词,还是灾难性垮塌,又或者当真是不负盛名?

被高高吊起的悬念下,是前所未有的好奇心。

观影团无不慎重观看,专心致志评判《未亡人》,到底值不值得伶仃洋的十二个提名。

影片开始。

先是一片黑暗,死寂的黑暗。

突兀地,一阵亢奋的声音响起。

各种絮絮叨叨的男声女声混杂在一起,然后越来越尖锐、刺耳、失去控制,最后是一句高昂的尖叫划破电影院——

“他死了,他已经死了!”

“死人不可能再复活!”

“我已经自由了!”

观众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尖叫声吓了一跳,然而,下一瞬间,在激烈的尖叫声过后,黑暗尽皆消失,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片白,刺眼的白。

极致的对比,让观众们不禁屏息凝神。

很快,众人隐约意识到,这是透过某个人的眼睛往上看,那是一片纯白的天花板。

紧接着,影片一扫开头的惊悚,竟然变得温馨起来。

各种甜蜜的小细节不断闪过。

“今天要去看烟花吗?”

“是什么节日?当然不是,只是想和你去看最美好的事物。”

“你喜欢花,那就买。”

“快看,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你喜欢什么样的装饰?我希望你会喜欢我们的家。“

很快,又是飞快闪过的镜头,男朋友求婚,她答应。然后就是童话故般,两人幸福美满生活在一起。

暖色调的各式画面,渐渐让观众们忘记了开头的悬疑。

然而,下一秒,所有温馨的画面停顿,凝固,如果割裂的照片,裂开,取而代之的是占据整个画面的报纸。

“2007年3月17日12时,康宁路21号丈夫被残忍杀害,分尸后冲入厕所阻塞下水道。。”

“2007年3月17日12时,康宁路21号意外大火,妻子买菜归来,丈夫已面目全非。”

“2007年3月17日12时,康宁路21号丈夫意外摔倒,从二楼滚落,当场死亡。”

“2007年……”

一张又一张的新闻报纸,写着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层层叠叠地铺盖一起,越来越厚,越来越厚……直至屏幕里倏地只剩下密密麻麻的几个重复时间和词语——

2007年3月17日12时,康宁路号丈夫已经死亡。

这段信息量极高的开场,就让全场惊呼了许多次。

而这相同时间却不同的死亡方法,在众人心里埋下了疑惑的种子。

不过,作为自身影评人的李望,却通过一张又一张被覆盖的报纸,隐隐约约猜测到——

是重启!

妻子杀了丈夫,然后重启!

每次的时间节点都是12点,每次妻子都选择杀害丈夫。

这与开场的甜蜜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与之呼应的则是开场的独白——他已经死了,她应该自由。

李望兴奋了,争分夺秒写好备忘录,然后迫不及待再沉浸式观看。

仅仅这个开头,李望就敢肯定,不愧是陈导,这开头的一系列的镜头转换太精彩了!

暗线、伏笔、剧情关键点已经铺设好。

接下来,则是将剧情展开。

目前为止,李望还没有看到祝青有太大的发挥,他心里琢磨,如果仅仅是这种演技,可当不起大大小小十几个最佳女主角提名甚至是获奖。

“我生来幸福。”

“我有爱我的父母,学业顺利,工作顺利。”

“我有爱我的男朋友,爱情美满,婚姻幸福。”

“我应该别无所求。”

这是一段祝青的独白。

李望瞬间被抓住了,有些怔怔地想——

她台词进步了!

绝对进步了!

仅仅四句话,却让人浑身一震。

紧接着就是惊悚,李望不可思议地想,距离她拍摄《王国》才多久时间?她怎么这么快就进步了?她怎么还有进步空间?!

这几句话,由萧雅说来,慢条斯理,淡定从容。

然而,她却喋喋不休地重复,从头说到尾,再重来一遍,声音越来越大,语调越来越尖锐,情绪越来越激动,以至于敏锐的观众们意识到——

她的人生必定不幸福,否则她不会一直重复!

而随着bg越来越激昂,观众们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时。画面中纯白的天花板猛地溅上血花,镜头一转,萧雅微笑着出现在镜头前。

她拿着水果刀,刀尖满是血,正在一滴滴坠落。

她脸上也是血,勾勒出嘴角疯狂的笑容。

在bg达到顶峰时,所有人都听到萧雅平静却隐藏疯狂的声音——

“所以,我杀了他。”

“杀了他,我的婚姻便就幸福了。”

“但为什么,他又复活了?我,还是没有自由。”

相当精彩的一幕!

相比以往文艺片的曲高和寡,昏昏欲睡,《未亡人》的开端却富有激情。

悬念、刺激、象征意义一个不少。

甚至,李望可以轻而易举领会到导演的用意,不仅仅只是思考婚姻,思考男女爱情,思考人生自由,思考一万次重生意味着什么,如何得到解脱等等……

李望已经顾不得记录备忘录了,身体向后倾,靠在椅背上,全身心沉浸在《未亡人》中。

他已经迫不及待再看下去了。

《未亡人》,当真是令人惊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