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第一章
大玥83年,寿康帝元年,邶地大旱,各知府知州,密而不报,各自敛财,致邶地尸横遍野,寸草不生。
京中,权宦弄朝,消息滞阻,难达天听。
京郊,茶棚,烟火雾气深重,茶棚小二端着大屉包子放在柴火灶上,邻桌一群庄稼人讨论着当今掌权那位的故事。
小哥你是不知道,现在当权的那位,是位狠角色,弑父弑母,前头那位,都被逼的退了位,不入宗庙,自缢而亡,才保下现在的小皇帝,也不知道能在那个位置上坐多久。蓝衣大汉抄着一口不标准的官话。
红衣大汉用力拍了拍蓝衣大汉的头,你个庄稼人,管这作甚,这摄政王给我地种,给我饭吃,让我养的起一家老小就行,你管他杀谁,能让我好好活着就是好皇帝。
蓝衣大汉连忙捂住红衣大汉的嘴,哥你咋啥都敢说,这是要杀头的,连着咱们一家老小都要遭灾。
红衣大汉瞥了他一眼,拉开手,好好过日子不行,非要引得我说这些。
两人连忙朝宋飨笑笑,红衣大汉拉着蓝衣大汉的胳膊走,小哥,不要听我弟胡说,有啥事不是我们庄稼人能知道的,既然有事要求,得去京城里的京兆尹衙门,咱们就先走了,今天咱啥可都没说。
其他人见此状也三三两两的散去,宋飨朝二人笑笑,露出一对小酒窝,人畜无害的样子,背着小布包,在茶棚买了二两馍馍,往京城走去。
一路走来,宋飨总觉得自己在梦里,虽然知道自己的出身,以及过往经历,但就是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就比如今日,明明是来为民请命的,但心里有个声音叫自己找人!
天气由开始的雾气弥漫,逐渐转晴,厚厚的云层中透出几缕阳光直直打在宋飨脚下,连带着宋飨整个人都变和煦起来,小脸红扑扑的,宋飨长得白,总给人一种很好欺负的感觉。
京城,工部,一路给了多次文书才让进到里面
谁家来的小孩,工部也是尔等孩童能乱闯的,速速离去,别让我去禀报了尚书大人,把你叉出去才好。
宋飨一头黑线,摸了摸头,不知是开心还是不开心的好。亮出知县敕牒文书,说明因邶地大旱相关事宜,才求得一个通报尚书大人的机会。
侍卫一改神色,满脸堆着笑,尚书大人,今日有政事要写奏本,没有时间接见宋大人您,让小的引您去见京兆府尹李大人,他自是有办法解决大人所求之事。说完拱拱手,便在前方开路。
宋飨紧跟其后,一路上和侍卫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侍卫看宋飨年龄小,又长了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不设防,难免对好看的人多说几句。
比如,当今皇帝是个小鹌鹑,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完全是有南家在内阁的势力撑腰。
比如,当今摄政王海陵王是前太子被废,是前头那位临终前特点的摄政王,京城如今无人敢惹他,活阎王一个,大臣们几乎要擡棺上朝,进去是一个人,出来说不定就是两段了.连南家也只是刚刚能与之抗衡,反正别惹他就是了,说着这侍卫仿佛发现自己多言了,捂住嘴,一脸端正的引路去了。
小侍卫心里打鼓,这小官长得太人畜无害了,引得自己讲了这些口无遮拦的话,摇摇头,不打算再看宋飨的脸了。
宋飨看他摇晃脑的,心里感觉莫名有点奇怪,若是这摄政王砍的是贪官污吏,社稷蠹虫,自是没什么问题的,这还为大玥国做了件好事呢,若不是......宋飨摇了摇头,把两段人的画面从脑袋里摇出去。
一路无言到了京兆府。小侍卫朝开门小厮耳语几句便引得宋飨去里间见京兆府尹大人了,双手一拱算是道别,便急匆匆离去了。
府衙小厮引着宋飨一路往内府走去,一路过去绿植繁茂,亭台水榭矗立。
宋飨心里思衬着,果然是京城,连一个京兆府衙门都如此富贵,必然是能拿出钱来解救邶地的百姓们,果然是来对了。
想着便到了内间屋室,看起来倒是不像官员办公的地方。宋飨用着只自己一个人听得到的声音嘀咕着。
小厮突然靠近,低声说了句,大人在此等候片刻,小的去通报一二便转身撩开帘子去了里间。
宋飨擡头看着天色约莫着要午时了,该是休息的时候了,难怪府尹大人在小憩,踹踹手,哈了口白汽,心想真冷啊,这种天气就应该吃火锅,咂摸咂摸嘴吞了吞口水一对酒窝若隐若现。
小厮从里间出来,拍了拍宋飨,大人,府尹大人请您里间详谈,小的就不进去了,替宋飨拨开帘子,示意宋飨往里间走。
宋飨拱手道谢,径直往里间去了。
里间炭火烧的足足的,四处摆放着鲜花,李府尹拿着逗鸟棍,在逗着笼子里的小雀。
宋飨拱手,下官阳城知县宋飨,因邶地大旱,知府,密而不报,至邶地百姓苦不堪言,就要易子而食了,望大人做主,请圣上明鉴,救百姓于水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