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真相(2)(1 / 2)

加入书签

真相(2)

齐律师冷冷地盯着他, 忽然释然地一笑:“你在说什么呢?杨先生跟这件事可没有一点关系,人是你杀的,尸体是你埋的,你不能因为自己就要深陷牢狱就冤枉好人啊?”

李天富脸上的肌肉狠狠地抽动了一下, 独眼眯了起来:“我冤枉好人?怎么?他不承认我是受他指使杀的石应群?你敢不敢叫他跟我当面对质?”

齐律师微笑道:“我知道你现在很慌乱, 乱起来想攀咬别人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不过无论是警察还是法官,都是看证据判案,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石应群是杨先生叫你杀的?有书信?有人证?还是有物证?”

李天富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嘿嘿冷笑:“都二十几年过去了, 我怎么可能还会留下这些东西?而且他叫我杀人, 怎么可能让人听见?更不可能有人证了。”

齐律师舒心一笑:“只有你的一家之言, 不足为信,杨先生在这二十多年里已经帮了你太多太多,你这么随意攀咬他, 不但不能把他拉下水,还会狠狠地得罪他,你的家人可还在他的领导辖区内……你再好好考虑考虑?”

李天富蓦然哈哈大笑起来:“你这是在威胁我?用我的父母威胁我?哈哈哈哈, 这真是天下最可笑的一件事,我李天富怕人威胁?这可是杀头的罪, 我若死了,我管他祖宗十八代是不是都下地狱?!我自己的命才是最要紧的, 我的命都保不住了,保住了他们两个老头老太太有什么用?”

齐律师脸色大变!

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律师,见过穷凶极恶的罪犯不计其数, 但落网后无一不觉愧对父母亲人无颜相见,至死仍会流出悔恨的泪水, 但这李天富,竟无半点廉耻孝义,只以自己为先t!

他心里咯噔一声,只怕此行的目的再也达不到了。

李天富不接受引诱也不接受胁迫,他只想保命!但这正是这桩案件里最困难的一件事!

他只要坚持在法庭上攀咬杨柱森,纵然杨柱森能确认他没有留下证据,但难保检察院那边不会根据他的证词对杨柱森再次展开调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天富恶狠狠道:“叫杨柱森一定要想尽办法保我!我不管他用什么手段,老子的命都不在了,我还在意什么?如果他没有办法保我不死,那多江大卫一条命又能如何?届时我必定在法庭上把江大卫也揽进来,他去我家挖江大卫的头颅的时候可不是没人看见的,我看他要怎么跟法官解释!”

齐律师怒极:“你!”

这竟是条不折不扣的毒蛇!杨柱森跟这样的人扯上关系,麻烦大了!

李天富眼睛通红:“你叫杨柱森不要把人当傻瓜,石应群跟我有什么关系?他碍我什么事了我非杀他不可?!这都是杨柱森的主意!”

“他可是堂堂北大的学生啊!又谦卑又有礼貌,高大帅气,前途无量,你知道我下手的时候有多痛苦吗?二十一年前,我才不到二十岁,杨柱森就逼着我杀人了……而且杀的还是这么单纯这么美好的人,现在他想翻脸不认把这账记到我头上?没可能,我不可能认的,你回去跟他讲,如果不想办法把我捞出来,咱们就一起下地狱吧!”

齐律师倒抽一口冷气,深深地看了李天富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天富颓然地坐回了椅子上,颤抖的手捂住了脸,不一会儿,竟有眼泪从指缝中流出来。

石应群,是一切错误的开端。

如果他当年没有动手,他的人生是不是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那么信任他跟他回了家,那么单纯正直的一个大学生,他对着他的后脑抡起了锤子的时候,为什么不多想一想,这是条无辜的人命呢?

如今他的尸骨被发现,一切都晚了。

齐律师出了派出所的门就迅速在路边找了个无人的电话亭,拨通了电话。

电话很快响起,对面沉静的声音传来:“怎么样?”

齐律师把李天富的话一字不漏地传给对方人,对面的男人大怒:“竟是如此不知廉耻的人?!杨柱森这下麻烦大了。”

齐律师道:“龙所,杨先生确定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在李天富那里吗?甚至是杀害他的理由?”

对面的男人正是龙嘉恒,他嗤了一声:“他没有那么傻,怎么会把理由告诉李天富,这不是给自己埋雷吗?不过这李天富是不是有毛病?五道沟那么多山那么多梁,随便找个地方把人推下去不就好了?干嘛要埋在自己的院子里?这狗蠢才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齐律师也叹息,五道沟那种地方,不要说杀一个人,就算死百十来个,往原始森林里一推,那也是泥沙入海找不到踪迹的,这李天富倒好,在家里杀了石应群埋院子里就算了,千里迢迢在天海市杀了江大卫,还把他的头带回家埋起来,他是想干嘛?带回去上香吗?

眼下被警方挖了出来,把自己陷进去了不说,还有可能牵连到杨柱森的头上。

齐律师道:“在他家的后院里挖出了尸体,李天富杀人的罪名是跑不掉了,据你们说石应群的背景不简单,那对方肯定也在紧盯着这个案子,你们最好不要有什么动作被对方抓住了把柄,日后开庭不好解释。”

龙嘉恒道:“可李天富抓住了杨柱森这根救命稻草又如何肯放?若知道我们不帮他,他肯定会如实说出所有的事,到时候杨柱森就被动了。”

齐律师道:“无妨,他只有一张嘴却没有任何实证的话,法官是不会采信的,他想靠自己的话把杨先生牵扯进去,我们只要否认他的说法就可以了,不必担忧他说的实情会有多惊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