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以理服众(1 / 2)
午后,孔孟两位嬷嬷刚巧过来给沈初娆汇报王府事宜。
沈初娆将王府下人冬衣还未制作一事告知。
“我问了府中老人,说是按旧例,寒衣节那日,王爷需着新衣入宫随驾前往太庙祭祀,他身子不好,冬衣得做厚实些。”
原还想着先停了萧览的新衣制作,如今却不能了。
沈初娆思索后道:“我陪嫁的绣娘虽比不得御用,好歹出自江南,让她们抓抓紧,赶几件出来不难。”
两位嬷嬷欣慰点头,很开心王妃终于知道要好好同王爷相处。
“只是如此一来,裁制下人们冬衣的人手便不够了,我知两位嬷嬷曾入宫服侍,想请两位嬷嬷帮个忙,不是两位嬷嬷意下如何?”沈初娆看向二人。
她又道:“我会从陪嫁的绣娘抽出两人裁制王爷寒衣节新衣,劳两位嬷嬷帮忙打样,费心指导细致活儿,其余交给绣娘即可,至于其余几位绣娘则先帮忙把下人们冬衣的衣裳做出来。”
孟嬷嬷沉思片刻后说:“记得那几位绣娘这阵子正在给咱院里的人做冬衣?”
按照规矩,府上下人的份例吃穿用行,相同等级都是一致的,陪嫁那些人原该由王府负责冬衣。
只是沈初娆想着自己刚嫁来时间仓促,怕届时忙不过来便让陪嫁的绣娘先做了,不曾想竟闹出如今这事。
沈初娆看着孟嬷嬷的眼睛,也不免在心中感慨:王府之前的管事太过懈怠。
“入秋前,我院里的人已做过一次衣裳,暂时停下倒不影响。可王府这一千多人连今年秋日的衣裳都没做,若冬衣再不抓紧怕是难熬。”沈初娆眼神落在二位嬷嬷脸上询问意见。
萧京的冬日是最难熬的,弄不好是死人的,以前的事已经过去,如今她当家自然不能看着不管。
闻言,孔嬷嬷拉起沈初娆的手便慈善的笑了起来,“王妃体恤下人,真真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好福气。”
孟嬷嬷想了想说道:“王妃做的不错,只是您如此关心王府里的人,也别忘了沈府跟来的陪嫁们。”
“两位嬷嬷说的是,初娆记下来。”
嬷嬷们走后,沈初娆便唤来了揽月,让她给院里的人各发了一串铜钱。
“当初王妃备嫁时,咱院里的人就做了不少新衣裳,他们又不缺衣服穿,便是多等几日也没什么可说的,这阵子王妃的赏赐如流水般,怎么又——”
饶是揽月成天守着堆山积海的嫁妆,也不免嘟囔:“王妃,纵然您有一辈子用不完的嫁妆,可也经不住这么花啊?才几日二三千两银子就出去了?”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世上最稳固的关系是利益,最易动摇的也是利益。这次优先给王府裁制冬衣咱院的人延后,是我存有私心。
我不能因为是自己亲近的人,就让他们在此事上退步受委屈,若连我这个当家人都乱了规矩,以后下人们又该如何行事?”沈初娆反问。
她清了清嗓子继续:“每人一串铜钱是给院里人冬衣延缓裁制的补偿,一会儿你和折枝带上人给王府的人依次量身制衣。”
“除了我们院里绣娘还有我陪嫁铺子那些人外,若人手不足便去京中找几间成衣铺子把一部分活都外包出去。”
她不放心的叮嘱:“纵使多费些银子,也务必在寒衣节前把下人们的冬衣做好,衣裳要厚实,若有人因时间紧粗制滥造,我定不轻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