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家国无恙(1 / 2)

加入书签

卯时一刻,萧览带着人上了进宫的马车消失在朦胧的晨雾中。

王府里,沈初娆也没闲着。

迅速用了早膳,便安排人在王府外设了路祭。

寒衣节是北萧的大日子,在这一日,天子将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太庙设坛祭拜,以慰藉为国捐躯的将领,以及抚恤他们的妻儿家人等等。

自寅正起,宫里的赏赐便陆续的赶往诸有功之家。

萧览是为国征战伤的腿,属有功之臣,自然也在其中,沈家顾家也不例外。

这不,他刚走不到两刻钟,宫里的赏赐便紧随而至。

沈初娆守在秦王府外,命人摆上香案,从前都是代表沈家迎接宫里来的使臣,今儿倒是换了个,想想心中难免有所感慨。

“揽月。”沈初娆唤了声。

跟在身后接旨的众人,孔嬷嬷带着折枝将赏赐依次登记造册,让礼房和档子房分别归了档,这才亲自盯着将赏赐物件放进库房上锁。

另一边,孟嬷嬷则领揽月前去跟送礼的领旨太监打招呼,无非就是给看赏以及请喝茶点一类。

“多谢王妃娘娘,只是今儿个日子忙,后头还有好几位大人的府上要送,奴婢就不多叨唠了。”领旨太监将揽月给的大荷包塞进袖子,朝沈初娆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

“公公慢走。”沈初娆颔首微笑。

孟嬷嬷这时悄声走了过来,看了眼揽月,眼神似乎在跟她说:“学着点”。

孟嬷嬷这才道:“王妃,方问了那位公公,咱秦王府是第二家,头家是顾家,沈府是第五家。”

武将赏赐的顺序,以其功勋排序,虽然顾家和沈家的两位家主各自镇守不同疆土大的赏赐会提前两个月左右送往各地,但在京中的本家也会得到额外一份赏赐。

“排在沈家的事哪几位?”沈初娆问孟嬷嬷。

“是几位武将出身的国公府。”孟嬷嬷回答。

沈初娆闻言暗暗松了口气,比起往常,沈家前进了一位,顾家倒是多年来一直遥遥领先。

看来,目前为止陛下对两家还是倚重居多,只要她处理了萧景乾,还是有很大的机会保得两家安宁。

“沈府是公子亲自接礼,不知公子今年是否能在京中过个年。”孟嬷嬷脸色凝重。

“我与王爷是新婚头一年,也就两个月的时间,还得看陛下的意思。”沈初娆说道。

若弟弟今年留下,便证明陛下对沈家的看重多了一份,是好也是坏,但从心里她还是希望弟弟能够回西南,虽有不舍,可更不愿父亲独自在西南过年。

“公子留下来也好,证明陛下看重沈家,这是皇恩,给了王妃收着便是。”孟嬷嬷自然看出沈初娆的担忧,忙安慰她。

沈初娆笑笑,没有应声,让人撤了香案便进屋更衣去了。

对于武将世家而言,这一天更是重中之重。

往年这个时候,沈初娆都会带着身边人前往烈士陵祭拜,可如今在京有些事却做不了。

辰时刚到。

她带了揽月前往国寺——隆兴寺,点了长明灯。

有母亲,也有先帝先后和靖国长公主也就是萧览长姐的,还有满满一屋子没有名字,那是属于为征战疆场抛洒热血的将士们所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