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一章 音乐节事故(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尤其是最后站起来的那个人,最具有辨识度。

陈宇樊!

羽泉组合的成员,也是后来白百合的老公、前夫。

据家世背景非常牛逼。

不过,组合要过两年才会成立,现在他作为独立音乐人学习音乐创作及演唱。

另外,还有这年头还算比较火的郁冬、赵节、沈庆、卢庚戌、李健,这些都是校园民谣歌曲的代表人物。

苏超其实也是。

他的《再见》在大学生群体传唱度惊人,很多学生因为这首歌购买专辑。

然后苏超还看到了柯和许巍。

这样一个校园类活动,能够请到这么多专业或者非专业的歌手,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大家对学生仔总是会多一些包容。

后世“我是大学生,能不能送我一个”,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家好,我是苏超,来的有点晚了,非常不好意思。”

苏超其实也没迟到。

是这些人一起来的有点早了。

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人会把此类活动,当成一个同行交流的平台,经常提前一个时以上到场。

苏超一一和他们握手。

顺便也买了几首歌。

《启程》《天下无贼》《心似狂潮》《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共四首,都是价格打折打到两万块钱以下的,四首歌也就花了六万块钱。

苏超现在不缺歌了。

太贵的歌就没必要买了。

而且,这类歌曲在内地很难卖上什么价格。

所以他买的都是上辈子经常听的歌。

除此之外,还有100点中级唱功经验值,也就是1000点初级唱功经验值。

苏超的唱功也在演技之后,升到了中级水准。

这个中级其实没有固定的数值。

就比如苏超的武术,拼战斗力的话,他有信心自评一个高级,最不济也得是中级,但是加经验值的时候,依旧是从初级开始加。

苏超坐下之后,很快就融入了现场的氛围。

这群音乐人在一块自然是聊音乐。

苏超大部分时间都是只听不,如果话题@到他,他就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毕竟,他不是真的懂创作。

哪怕现在已经很努力的学习,也没有到能够自主创作一首歌的地步。

不过,没有人会轻视苏超。

事实上,在苏超到场了之后,原本还挺懒散的几个音乐人都精神起来了。

传奇人物!

这是大家对苏超公认的看法。

给王妃、刘得华写歌,这种美梦连黄博都做过,而且他写不写是他的事,要不要那是王妃和刘得华的事。

现场的音乐人也有类似的野心。

但是能够实现的人少之又少。

苏超是少有能够把歌卖给港台歌手的人,哪怕有的音乐人看不起流行歌、口水歌,也不得不承认苏超就是有本事。

大家在他跟前讨论音乐,都会心翼翼。

没错,心翼翼这个词用在桀骜不驯的音乐人身上,简直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如果有什么争论性的问题,甚至还会找苏超来裁决。

今天来的音乐人年纪都不大,一般都在三十岁以内。

但是……苏超才十八岁啊,在座的就没有比他年纪的。

这种情况,苏超一般都是和稀泥。

好在他也不是一开始时候的白了,现在对于音乐也有不错的理解。

至少没有让人觉得他虚有其表。

就算了什么不太恰当的话,也会被人脑补出来一个“更合理”的理解方式。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聊了差不多有大半个时,音乐节才正式开始。

苏超被邀请唱三首歌,一首《再见》,一首《像风一样自由》,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三首歌不是连唱的,《自由》《苟且》安排在中段位置,《再见》被放在了今天的最后。

其实,压轴这个概念本来是倒数第二个的意思,只是随着人们的习惯,很多时候就被理解成了最后一个。

“我给你自由/记忆的长久我给你所有/但不能停留我像风一样自由……”

正唱的投入,一阵噪音之后,设备居然歇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