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章 就这?(1 / 2)

加入书签

部门最大的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专业赛场,原本的会议桌被重新排列,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统一调试过的电脑,屏幕右下角实时跳动着计时模块。

许江坐在主位充当裁判,身后两侧坐着实验室的两位资深工程师。

一位是深耕算法领域十年的张工,一位是曾主导过三个国家级项目的李工,两人面色严肃,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所有人时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威压。

更令人心头一紧的是,会议室的四个角落都架起了高清摄像头,镜头精准对准每台电脑的屏幕与操作者的手部动作。

还有两名技术部的同事全程在场,实时监控网络波动与设备状态,但凡有人试图切换窗口,连接外部设备,系统会立刻弹出警告,所有操作都会被录像留存。

这全方位的防范措施,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彻底断了苏婉宁的后路。

她早在上午就偷偷联系了之前帮她的枪手,约定比赛时远程传答案,可此刻摄像头盯着手部、网络被实时监控,别说接收答案,就连偷偷查资料都成了奢望。

她坐在座位上,手指攥着鼠标,指节泛白,手心全是冷汗。

比赛题目投影在大屏幕上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抽气声。

题目是实验室正在攻坚的“用户行为数据建模与推荐算法优化”难题,不仅需要搭建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还要结合实时数据流进行动态调试,光是理解题干里的几个专业术语,就足以让不少基础岗的同事犯难。

有人咬着笔杆皱眉思索,有人打开文档开始梳理逻辑,键盘敲击声很快此起彼伏,汇成一片紧张的节奏。

可苏婉宁盯着屏幕,脑子却像被掏空的白纸,一片空白。

她当年挂名麻绳时,连最基础的编程都没学明白,更别说“神经网络”“动态调试”这些进阶内容了。

题干里的“召回率”“准确率”等指标,在她眼里和天书没什么区别。

她慌乱地打开搜索引擎,刚想输入关键词,就瞥见角落摄像头的红灯亮了一下,吓得手一抖,赶紧关掉页面。

没办法,她只能对着空白的代码框胡乱敲击,把之前背过的几句基础循环代码复制粘贴进去,又从网上找了段不相关的算法框架改了改,凑出几行毫无逻辑的代码,装作忙碌的样子,眼神却时不时瞟向苏婉清的方向,满是焦虑。

另一边的苏婉清,从题目出现的那一刻起,眼神就亮了。

她手指搭在键盘上,没有急着敲击,而是先在草稿纸上快速画起了模型架构图。

用户行为分层、特征提取维度、损失函数选择,每一步都规划得清晰明了。

几分钟后,她抬笔,手指落在键盘上,瞬间迸发出清脆而密集的敲击声。

她的手指像是有自己的节奏,时而飞快跳跃,时而稍作停顿,屏幕上的代码一行行整齐地浮现:先是搭建起基础的混合模型,接着引入注意力机制优化特征权重,再用优化器调整学习率……

每一段代码都标注着清晰的注释,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连坐在后排的张工都忍不住凑上前,盯着她的屏幕,轻轻点了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室里的敲击声渐渐稀疏。

不少同事卡在了模型调试环节,对着报错的代码抓耳挠腮。

而苏婉清在比赛开始后的第五十八分钟,轻轻敲下了最后一个分号,点击了“提交”按钮。

“提交成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