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妃(1 / 2)
自萧离他们走后,唐肆一直呆在宫中准备封后大典。
大典礼仪太过繁复,诸多礼仪规矩唐肆每日听的耳朵都要生出茧子了。
而特别是容瑾,他对待这个册封大典简直看重的不像话。
大典的每一个细节容瑾都会与礼部敲定,而且他还想到了许多细微之事。
比如册封礼时走路的红绸要换最好蜀锦,皇后册封店里头戴的金冠尽量做成镂空的,不要太重等等等等。
所以等到册封大典时,虽然礼仪繁琐,可唐肆也没觉得多么劳累,这皆是容瑾的功劳。
这次封后大典也只是中规中矩,在唐肆强烈的反对下容瑾才没有大办,毕竟边境战士浴血奋战,怎么能在此时对一个封后典礼大半特办。
封后大典结束后,唐肆也就是正正经经华清宫的主人了,而且她虽住在皇宫,容瑾答应她的确也做到了,她出入皇宫极为自由,来去皆无人会管。
因为毕竟宫中现在,正经的主子就是容瑾和唐肆,那些太妃都在各自的宫殿呆着,她们跟容瑾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自然也不会出头做出教导训诫皇后的蠢事。
不过即便如此,唐肆也很少再离宫了,毕竟从前她多是跟楚珩一起走马踏巷,现在故人远走,她一人也觉得好生无趣。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两年内,发生了许多事情,萧离自两年前离京到边境与燕军对战后,就夺回了被燕军占领的三座城池。
可随后两军就陷入了胶着,燕军无法攻陷景国,萧离也不能击败燕军,双方都难以攻陷对方一步。
边境是这样的情况,上京城也有些许风波。
先是唐肆,她入住中宫之后,本来一直也无什么大事儿。
直到不知何时有人提出,皇后娘娘一直无所出,请求陛下纳妃一事。
一开始,众大臣只是递了折子,唐肆并不知情。
可在一次中秋宴中,那时边境正好传来吉报,宫中便宴请众大臣同贺中秋。
当日正在宴会杯觥交错气氛融洽之时,一位大臣借着几分醉意,上前进言,说了些皇后无所出请求陛下纳妃,还有皇后娘娘位列中宫,为天下女子的楷模不能如此善妒之类的话。
话落,全场都有些安静了下来,那位大臣说完话,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一时酒都醒了几分。
他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身体有些颤抖,不知该如何请罪。
良久的沉默中,杯盏碎裂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高台上的容瑾将手中的白玉杯倏然摔在面前的玉盘上,然后喜怒不辨的冷声道:
“梁大人真是清闲,现在边境战乱四起,梁大人还有时间关心朕的后宫”
此时梁大人心中后悔不已,他慌张开口:“臣, 臣有罪,请陛下赎罪”。
听言,容瑾冷笑一声,没有再说一句话,径直起身,离开了宴席。
陛下盛怒,殿中除了独自跪在中间的梁大人,无一人发出声音,殿内鸦雀无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