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上救下个小姑娘(2 / 2)
姜家老两口经常劝姜富贵过继姜富贵大哥家的儿子,姜富贵两口子不肯,老两口意见很大,他们不敢在梁月华面前说什么,但在原身面前没少说堂哥的好,什么女孩子将来嫁人了没有娘家兄弟撑腰,在婆家抬不起头云云。
再加上村里不少孩子经常在小姜玉珠耳边说她家没有男丁,将来是绝户头,日子会很惨,她才会变得强势不饶人,谁敢说她家不好,她就像是一头小牛犊一样,把人顶翻,打的你不敢再说那么多。
但小姜玉珠在面对三个姨妈时,就像是普通小女孩一样温顺乖巧,因为姨妈们每次见面都是温柔地安抚她,从不说什么难听话。
姜玉珠很期待进城,但又有些小忐忑,怕三个姨妈怀疑自己,在小姜玉珠的记忆里,那三个姨妈不像她爸妈这么迟钝,一个比一个聪明。
其实以姜玉珠的本事,离开这个家也不是不能活下去,不过那样她就得重新过回上辈子捉鬼除妖的生活。
那种日子她过累了,就想过普通人的日子,不然姜大柱求她帮忙的时候,她也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路就那么长,再担心也没用,母女俩先步行下山,又乘船。
船快到岸的时候,姜玉珠看到河面上飘着粉色的衣衫,定睛一看,竟然是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
她忙指了过去,“妈,你看,那是不是个人?”
梁月华看过去,被吓了一跳,“哎呀妈,还真是个人!”
船不大,她这一嗓子其他人也听见了,七嘴八舌地让船家停船。
船停下,船家二话不说把上衣脱了,拿过船舱旁边的救生圈跳了下去,等把那落水的小姑娘救上来,发现她还有微弱的呼吸。
梁月华接过孩子,做了差不多有二十来分钟的心肺按压,小姑娘吐了水,人也睁开了眼。
只是她眼中满是茫然,大家问她是哪里人,她都只是摇头,眼神儿怯生生的,可能是觉得姜玉珠同为小孩子,死死抓住她的衣袖不放。
到了县城,船家和梁月华带着小姑娘去了派出所报案,这么小个女孩子落水,而且什么都不记得了,万一家里父母等着找人,那得多着急。
警察听了事情经过,准备带着小姑娘先去医院检查身体,奈何她死活不松开姜玉珠的衣服下摆,只要人态度稍稍严肃一些,她就掉泪,那双水汪汪的大眼泪汪汪的,别提多招人疼了。
无奈,警察只能带着姜玉珠一起去医院。
梁月华很不高兴,检查身体不知道要耽误多长时间,她有事要去大姐商量,但不放心姜玉珠一个人,只能不情愿地跟着。
警察们看出了她的不乐意,就表示她有事可以先回去,等检查完后,他们会亲自把姜玉珠送回去。
梁月华想了想,派出所最安全不过,孩子在这儿应该不会有啥问题,就把大姐家的纸扎店说了,还安抚了几句姜玉珠就走了。
也就是姜玉珠不是真正的孩子,不然肯定被这么个不靠谱的亲妈给气坏,这心也太大了。
有姜玉珠在,小姑娘的精神状态非常稳定,给啥都吃,让检查也很配合,就是一问三不知。
检查倒是很快,就是拿结果需要时间,要下午才能拿到,本来小姑娘应该在医院观察,奈何她说什么都不肯离开姜玉珠,而她的精神还不错,警察又重新把两个孩子带回了派出所。
姜玉珠想起姜大柱拜托她的事……但她不好大咧咧说出来,她一个小孩子,是怎么知道赵春妮买了pi霜的?
又是怎么知道藏pi霜的地方?
不好解释。
姜玉珠记下了派出所墙上的电话,决定回去借个手机打电话,到时候用阴气遮一遮,不用担心他们查到电话来源。
午饭是一位叫小芳的女警给买来的吃的,吃完饭后,检查结果也出来了。
结果是好的,小姑娘身体没有什么大碍,至于失忆,医生说了很多可能,最后建议家长带着去专门的脑科医院看看。
警察们面面相觑,孩子失忆,连自己姓什么都不记得,更不要说家长是谁了。
姜玉珠回去的时候,小姑娘哭的就像是死了娘,嗓子都哑了,没办法,姜玉珠只能把人带回去。
梁月华看到被一起送来的小姑娘,瞪着负责送人过来的两个警察,女警小芳咳了咳,尴尬地解释:“大姐,您别生气,这孩子没有记忆,又刚死里逃生,正是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对您家闺女黏得紧,能不能拜托您收留几天,等我们这里找到她的父母,就把她接走,您放心,她的吃喝我们来出,就是得麻烦您照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