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圣旨赐婚(四十一)(1 / 2)
程执转头,一个胡子花白、面容慈祥的方丈站在门口。
他虽隔得远,可声如洪钟:“施主,远道而来,可愿进寺一观?”
程执双手合十,向方丈回礼:“山林闲逛,偶然至此,原本一介俗人,不想扰人清净,但方丈既然邀我入门,那我就斗胆烦扰方丈了。”
方丈颔首,他面色如水,沉静地引她入寺,先带她礼佛,拜完佛后,带她从后门走。
程执回头时,看见了一座菩萨。
菩萨眉如弯月,眼似双星,双目低垂,怜悯地俯视众生。不知为何,她看这菩萨心中涌出奇怪的感觉。
她有些疑惑:“方丈,为何这位菩萨是背对佛门的?”
方丈立定合十:“阿弥陀佛,菩萨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程执又看了一眼菩萨,心里忽然沉静下来,她毫不留恋地说:“走吧。”
方丈带她绕过弯弯曲曲的小路,这小路九曲回肠,周边景色差异也不大,走起来像是来来回回地在原地绕。
程执虽心里奇怪,可还是紧跟着方丈的脚步。他年纪虽大,但是身形很灵活,脚步迅速流转变换。程执唯恐有诈,每一步都踩在方丈踩过的地方,分寸不变。
终于,走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后,她在经过一个柳树堤坝后,路才豁然开朗。
程执一直处处留心,方丈虽什么也没说,但是带她来这里,恐怕事情不简单。
刚刚那条小路,曲折繁琐,连绵不绝,她经过的时候发现,小路旁的石头看似摆放杂乱,实则内含乾坤。布阵人运用道路旁的石头和流水,竟然布了一个九曲迷魂阵,一般人进来,恐怕走两天两夜也走不出来。
方丈带她来到了一个极其幽静的地方,竹林瑟瑟,深处隐匿着一座木房子,它背靠青山,云雾缭绕,看着虚虚实实,真假难分。
方丈平静言:“阿弥陀佛,人已带到,贫僧要做的已经完成了。”
明心见性,不矜不伐
程执很是好奇,那个想要见她的人,究竟是谁。
她走到木屋门前,只见两边有一副对联,上面龙飞凤舞写着“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想来主人是一个礼佛之人。
只是程执怎么看怎么别扭,因为这对联竟然是白底的纸写的,看着不怎么喜庆,反倒是多了一分阴寒之气。
程执还未敲门,门中人仿佛已经预料到她的到来,直接开了门。
程执一见来人,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人,她认识。
在乾坤宴上,坐在首位的,就是这个这个人——名震天下的纪老。
“你终于来了。”
纪成舒出神地看着她,仿佛透过她,穿越时间的缝隙,像是在怀念着什么。
程执心中疑云遍布,但是还是忍住没有开口。
她向纪成舒行礼,犹豫了一瞬,还是开口问了:“敢问先生,这门上的对联为何是用白纸写成的?”
纪成舒从她脸上挪开目光,他转身,淡淡地说:“守丧。”
程执心中只觉得疑窦更重,她跟着纪成舒进了屋里,才发现房中别有洞天。
房屋并不大,也很整洁,只是屋内的布局很是割裂。
这里面既带着文人的书墨典雅,又夹杂着佛家的禅意哲理,最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屋内竟然还有一些女子梳妆打扮用的东西,而且还整理得一尘不染,寺庙之中,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违和了。
程执又看了两眼,才看出了端倪,那女子梳妆用的东西,虽然整洁,但是并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尤是如此,还是令人不解。
纪成舒坐在茶桌前,给程执也添上了一杯茶。
“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先生这幅对联,很有玄趣。”
程执对那副对联很感兴趣。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纪成舒淡淡道。
“先生说得很好,不过我想,能领悟到这些的,一定可以‘明心见性,不矜不伐’。”
纪成舒淡淡地笑了笑,只短短的昙花一瞬,程执还以为自己看花眼了。
“会下棋吗?”他问。
“不精,只会一点。”程执如实回答。
纪成舒沉默地递给她白棋,“开始吧。”
两个人相对而坐,却什么话也没说。
程执很有耐心,她耐着性子下棋。
他不言,她不语。
时间慢慢流淌着,屋外暮云合璧,归巢的鸟经过这里,一刻也不停留。
不过屋里常年点着一盏灯,倒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戌时三刻,这是她自刎的时间。”纪成舒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程执心神微动,没有说话。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私定终身,原本我们是可以在一起的,只是,我不甘平凡,想要游学闯**。”
“我临走前给她画了一次花钿,跟她说,等我回来,我们就成亲,到时候,我天天为她画。”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她了。”
“再见,她就倒在了火中。”
“她最喜欢红衣了,因为我承诺过她,大婚当天,会让她穿上世间最红最美的衣服,我食言了,但她还记着,所以临死前她还穿着红衣。”
“人们常说,身穿红衣,含冤而死,死后就会化成厉鬼。”
“我等了她这么多年,一直等着她来报复我,可是没有,从来没有,她甚至不愿入我的梦。”
“我知道她恨我,如果不是我那篇《祸水檄》,她根本不会落到被世间所有人逼死的地步。”
纪成舒声音已经哑了,还有些哽咽。
“我本该早些随他去,可是音尘告诉我,她还有一个下落不明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在找她。”
程执抓紧膝上的衣服,眼里没有半分波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