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章 安国侯爷(六十六)(1 / 2)

加入书签

深冬正午,地上还略残了些白雪,日光似乎还带着寒气,让人冷热交加,不得有些倦怠。

宫外熙熙攘攘,宫内静寂无声。

自皇上晕倒,整个皇宫的氛围都非常阴沉,宫人心中都暗暗生了些阴翳。

圣上尚未拥立太子,如今却昏迷不醒,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

如今皇上的寝宫守卫森严,有重兵把守,后宫无论是妃子还是皇子都没有办法出入。朝堂之上的国事,目前只有国舅李忠帮忙料理。

可是,有心的人都看出了不对劲,不由暗自犯嘀咕。

皇上子嗣众多,虽然按照幼长尊卑,理应是皇子顾疏。他虽然已经确定是皇子,可是他的舅舅当年可是一介匪徒,母亲还是带罪之身,他现在还关在府邸中,看来是与皇位无缘。

可是其他皇子的年纪都还小,三皇子在皇后发动叛乱之后已经被废为庶人,眼下没有可能接班。

正是这种尴尬局面,国舅李忠撑着,倒是多生了几分莫名的风声,只不过只敢隐匿在自己心中,不敢让旁人见到。

不过,正当这种不尴不尬的氛围出现的时候,有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他就是安国公。

安国公须发尽白,脸色红润,眼睛格外明亮,透着超脱世俗的智慧与冷静。他手持一支紫檀木手杖,身穿一身端正的官袍,戴着官帽,慢悠悠地从宫门走来。

寝殿门口,nbsp;他们都想要进宫拜见圣上,可是李忠一直借圣上昏迷,不能见人为缘故,严守宫殿,不让百官拜见。

一见到安国公,他们突然像是看到了希望,争先抱怨。

“安国公,您竟然来了,快进去看看圣上可有什么大碍?”

“对啊,我们的身份不合适,可是您老人家可以。”

“现在皇上正昏迷不醒,还没有立下储君,这时候还要请您来主持大局啊。”

安国公神色凝重,他听着众臣的期盼,沉重地说:“老夫虽年老体弱,但是,如今这个关头,定不会袖手旁观。”

他身后跟着四五个侍卫,一同穿过百官后,阔步上前,想要进殿查看。

谁知,寝宫外把守着的重重重兵,突然拦下了他。

“将军有令,皇上如今重病在身,不易见人,唯恐冲撞了圣上的龙体,还往侯爷体量。”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可是三朝元老,皇帝的亲舅舅,就算是圣上在我面前,也是要礼让三分。如今圣上重病缠身,我这做长辈的难道不能进殿去看看他吗?”安国公怒目圆睁,呵斥道。

“将军有令,道士们说了,皇上这病很严重,见不得旁人,还请侯爷体谅。”

安国公一把抽出身旁侍卫的大刀,指向侍卫,眼中带着杀意。

“圣上如今只是暂时昏迷,你就一口一个将军,心里可还有半分圣上。我倒是想要问问,李忠你个老匹夫,到底安得什么心,凭什么谁也不让去见圣上,你到底搞的什么鬼,我告诉你,别人不敢说,可是老夫敢!十八年前你冤枉萧将军,十八年后你女儿谋逆,她谋逆不成,你难道还要再谋逆一次吗,实在是荒谬至极!你有本事就出来,当面坦坦****地与老夫对峙。”

安国公话音刚落,门就打开了,门后是李忠。

他像是一直躲在门后一样,只不过听见安国公的话,实在有些忍不住。

他身形削瘦,又黑又瘦,看上去颇为老实。

他皱着眉头,一下抓着安国公的手不松开,神色涕零地说:“侯爷这话可真真是冤枉我了,我李忠这一切可都是为了圣上着想。昨晚太医特地嘱咐,皇上这病来势汹汹,必须要好好调养,尤其要当心,千万不能染上一丝冷气。如今正是寒冬腊月,寝宫上上下下都紧紧围着厚被,一共围了三层,房中只留了太医和宫女,就连我也是不敢进进出出,怕钻进去凉风,伤了圣上的龙体啊。正是如此,我才不敢让大臣们来见圣上,一个不疏漏,恐怕圣上,就醒不过来了。”

李忠一把鼻涕一把泪,看上去情真意切,实在真诚。

安国公看他这样,不知真假,他嫌弃地甩开衣袖,“你说的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啊侯爷,不信您可以问太医,我所说,句句属实,我在朝为官这么多年,是什么人,大家都看在眼里,怎么会伤害陛下呢?”

安国公冷冷看着他,质疑道:“那为何圣上宫里宫外,都是你的士兵,还都听令与你,你嘴上说得好听,可是你怎么解释寝宫内外全是你的护卫,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安的什么祸心!”

李忠眼神发红,悲戚地解释道:“侯爷怎么能怀疑我呢?我两个儿子为国战死,女儿荒唐行事已被老夫射杀,我身后已经无子无后,怎么会对皇位有妄念呢?我重兵把守,只是因为如今是多事之秋。侯爷你不知道,九皇子顾疏,不仅是罪臣之子,还暗自培养自己的势力,实在居心不良,意图谋反,如今更是气得皇上吐血昏迷,实在是忤逆天道。皇上昏迷时,微臣如今虽贵为国舅,可毕竟还是外人,如今侯爷正好来了,不如就趁机处理这个祸患,免得起兵谋反。”

各自的算盘。

安国公闻言,神色有些松动,李忠心下暗自一喜。

安国公在这个时候出现,一定是程执那个鬼丫头的主意,想必一定是来与他抗衡,钳制他的,所以他准备反将一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