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明玉成衣店(2 / 2)
秦望舒嘴角弯了弯,问道:“何叔对这一带很熟吗?”
“熟!”
何叔点点头,带着几分自豪,“我打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城南!可以说这城南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甚好!”秦望舒眼睛很亮,“何叔,您知道城南这边一共有多少家成衣店、以及绣坊兼卖成衣的?其规模如何?他们主要的经营方向和受众人群是哪些?”
原本还以为舒小姐是要他带着去玩耍,没想到问的却是这些。
何叔懵了。
好半晌,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舒小姐,您问的经营方向和受众人群,我不太懂。”
对此,秦望舒倒也不意外,毕竟这是现代用词。
想了想,她解释道:“经营方向就是他们主要卖什么,比如咱们家是刺绣好,主要是卖衣服上的刺绣手艺。受众人群,是指买东西的人都是什么身份。”
“原来是这个意思。”何叔恍然。
回忆了一下,何叔道:“城南这边的成衣店和绣坊都不多,算上咱家,也不过两家成衣店,一家绣坊。”
他苦笑了一下,“想必舒小姐您也知道,城南住的都是些没什么钱的老百姓,一年到头也买不了多少衣服。所以,能在这边开成衣店和绣坊的,都是在别处寻不到开店位置的。”
闻言,秦望舒有些沉默,但也知道,不管是哪朝哪代,何时何地,都有这样的地方。
无可避免。
收敛了情绪,何叔接着道:“除了咱们家外的那家成衣店就在隔壁街,生意还不如咱们家好,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多赚些,平时只卖得出粗衣。”
粗衣是汉子们干活穿的,便宜、耐磨。
“至于那家绣坊,前些年开在城西,在京都小有名气,可惜被其他绣坊打压,一再落魄,去年搬来了城南。这家绣坊是不卖成衣的,这一年来,也就三四家小的成衣店同他们买些布匹,勉强维持罢了。”
闻言,秦望舒若有所思。
书里面有一家绣坊,前期确实很落魄,后来却和宫里的贵人搭上了关系,家中子弟一路青云。
但具体怎么搭上的,她不太记得了。
毕竟是看着放松的,脑子不会特意去记内容。
过两天去看看好了。
秦望舒心里做了决定,便把这事放在一边。
“何叔,这两天您去京都别的地方瞧瞧,有哪些说得上名号的成衣店和绣坊,您给做个小册子出来。再看看有没有地段好的出租铺子。”
明叔明婶的店要起来,得换个地方开。
现在弄清楚有名气的同行,到时候她也好想办法应对。
何叔听出她的野心,又惊又喜,却还是先看了一眼秦渝。
秦渝冲他点头,“听舒舒的。”
于是何叔一口应下。
“如此便多谢何叔了,到时候直接交给明叔,这两天您多辛苦。”秦望舒笑笑。
何叔摆摆手,“舒小姐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再说了,店里的生意好了,他能拿到的工钱也会多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