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体验民生疾苦2(1 / 2)
唐一鸣年纪40岁左右,已经是资深老IT男了。他跟其他年轻员工不同,已经结婚有子。
虽然大家是笑着说出这番话的,但他还是很能理解大家急于脱单的心情。
只是为了照顾简宁才让他跟自己一起的,又没有其他什么歪心思。众人都这么调笑,唐一鸣说,“那你们说怎么办。不然我们抓阄?抓到哪一组抓到谁就让简工跟谁一组,这样总公平了吧?”
大家纷纷说:这样好,这样好。这样公平。然后开始抓阄。
需要先通电的前面几个村庄全部写好了名字扔在一个座位上,众人挨个上去抓阄。九个工程师先后分到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剩下一个简宁又去九个工程师的名字里面随便抓了一个。
最后她要跟着的工程师是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男孩,名叫陈锋。
听到简宁念出自己名字,陈峰开心地在车厢里蹦了起来。其他同事纷纷投过来嫉妒的目光。
“让简工跟他在一起呆一个月,我们不服!这样好吧,让简工轮流执勤。先跟陈峰第一站,剩下的时间我们其他工作站挨个轮流。总不能好处都让他一个人占了去,大家都有机会表现才好嘛。”
弄得跟出来联谊相亲的一样,唐一鸣对这些没出息的下属真是无语了。
简宁笑了笑,却说:“没问题的。虽然说我暂时跟陈工在一起工作,但大家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找我,我随时可以去任何地方帮忙。”
众人这这才开开心心的又坐了回去。
简宁跟陈峰要去的村子叫临坝村。顾名思义,是一个建在大坝底下的村子。
听闻吴城镇最大的供水来源就在这个村子。该堤坝是唐朝时期就建立起来的,总面积长达18公里。是每年缺水时期全镇农民浇灌田地和吃水用水的最大储水场地。相对而言,临坝村的村民用水也是比较方便的。
但是,所有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因为该堤坝建立的时间比较久,中间又经历许多波折,到现在基础设施已经不怎么牢固了。
夏季水比较多的时候,经常会有洪水泛滥的隐患。
前几年就因为决过一次堤,还上过当地新闻。
但因为城镇比较穷,年轻劳力又基本不在家,该问题迟迟得不到反映和解决,隐患就一直这么埋藏了下来。
车子一路颠簸,出了城镇又走了一个多小时,众人从大巴车上换上手扶拖拉机,这才被村民迎接着进了村庄。
村庄在一个地势比较低的凹字形平地上建造,进村口,简宁打量了一下:村子大概有十几户人家。房屋都是瓦屋居多,分离得比较散,东一处西一处,看起来十分荒凉。
村子里更是没有通水泥路,到处都是散落的枯枝败叶,配合着坑坑洼洼的土路,荒凉的让人咋舌。
电视台摄影组把设备从车上往下搬,村长带领夫人在村口迎接他们。一群带孩子的老年人在旁边围观。
所有的小孩子都穿着土气,晒得黑悠悠的,略带新奇又害羞地打量着这些白白嫩嫩又有文化的城里人。
大家不舍得让简宁干重活,简宁便去观察这些孩子。
一共有七八个,有的两三岁,有的四五岁,有的七八岁。她把自己行李箱拖过来,从里面拿出几包糖和几个提前预备好的玩具,招呼大家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