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尽力(2 / 2)
两人对上眼,严尚书差点没认出来,大眼瞪小眼之后,还是云阳侯摸摸鼻子坐了过来,“本侯是去看我那些退役了的兄弟的,当初打仗的时候跟着我的兵很多都是南阳那带的,我去瞧瞧。”
严尚书要是能信就有鬼了,这人分明也是对那个高人的话不太相信,估摸着也是前去查看的吧。
但两人既然遇见了,索性同路,平时互相不对付的文官和武官,现在竟然也能勉强看上眼了。
云妙宜要是知道自己爹爹现在跟严尚书同行,定然觉得自己的险没白冒。
云阳侯府前世之所以倒的那么轻松,就是因为爹爹在朝堂之上树敌太多,过于正直,看不顺眼的就立马说出来,以至于云阳侯府即将倒下,压根没几个人出来扶。
而这位严尚书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能拉好关系,也算是为云阳侯府的未来稍稍加固一下了。
云妙宜站在窗口看着月色,良久没有说话。
其实南阳水患的事情,云妙宜一直在犹豫该如何让这件事情的损害降到最低。
她定然是不能贸贸然的直接说出来的,这全是胡扯,说出来也没人信,就算是后来真的发生水患了,那些人看她的眼神估计也会像看怪物一样,所以,她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这件事情。
或许她也可以让爹爹去南阳检修一下闸口,但这件事情本就应是工部来负责的,如果爹爹贸然检修了闸口,南阳水患云妙宜记得是很清楚的,单靠闸口的作用不大,到时候百姓落难之际,难免不会有人把眼神放在爹爹身上,他为什么无缘无故去检修南阳的水闸?
所以云妙宜思来想去,杜撰出了个高人。
现在,严尚书去了南阳,在他见到失修许久的水闸,即便是依旧并未完全相信,但至少,他会提前做出些什么准备来。
云妙宜不是神,即便是她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但却无法避免,她的能力并不大,甚至护住一个云阳侯府就已经很艰难了,没有那个拯救苍生的能力。
她已经尽力了。
那日裴毅说的话点醒了她。
问心无愧就好。
前世九月,南阳地带发了一场特大的洪灾,严尚书前往治理洪水,却因为闸口失修,开不了闸,排水困难的原因导致效果不太明显。
而洪涝之后,多发疫病,那一年,南阳的百姓几乎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刚刚从洪水之中死里逃生,又发了疫病,周边的城池全都紧闭城门,禁止南阳百姓入内,朝廷派去的太医有不少都染了疫病然后死去,严尚书原本可以在治理完洪水之后就返回燕京的,但因无法弃百姓于不顾,所以选择了和南阳百姓共进退。
但朝廷的太医几乎全军覆没,严尚书也染上了疫病,万般无奈之下,最后紧关南阳城门,放火烧城。
接下来的几年之内,百姓们路过南阳城,依旧会下意识的躲避,有当年未感染疫病存活下来的百姓,在南阳城外给严尚书建了个庙,路过的人大多会进去烧支香,进行供奉,久而久之,这个尚书庙出了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