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启程去边关(2 / 2)
谢知微察觉村长脸色不好,问了一句。
“唉,我在街上看到了朝堂颁发的布告,有识字的秀才读了一遍,上面说就在这两日,所有流民都会被迁往边关,不愿走的会有官差押解,这与流放又有何异?”
“我是怕了,若是咱路上遇事耽搁了,会不会也给当做抗令被官府派人驱赶?”
谢知微懂了他的意思,想了想将之前张正明给了他一封手书信件的事情说了。
村长又惊又喜,隔了一会担忧道:“咱乡下人种地讲究个‘看天、看地、看庄稼’,到底咱也没去过那边,还不知是个什么情况。元娘,若是……会不会掉脑袋?呸!算了这事你别急,咱村里好几个种地好手,总会有办法把那土芋整明白的。”
心里边想着,若真要掉脑袋,就让元娘藏进山里,自家孩子当然得自家护着。
谢知微领了村长的好意,也不想让小老头空闲之余为她担心,解释道:“我之前听我娘提起过,那边土豆如何栽种,心里有数,村长叔,您就放心吧。”
原身的娘体弱多病,逃避战乱到陈家村落户后经常闭门不出,因此村人除了知道她是西北那边的,对她了解的也不多。
倒是给了谢知微一个很好的借口。
村长一听心里也松了口气,“那就好!”
第二天,村人们扛着包袱,拖家带口地再次上路,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边关。
许是各州府都收到了朝廷颁下移民屯垦的旨意,路上倒是没再出现到了城门口,守卫找各种理由不让进城的情况。
除了因为前线战事吃紧,各府城的粮价不断走高,不过这也靠他们之前卖的那批山货,省一省,最后也能撑过去。
走了十来天,终于到了渡口附近。
“奇怪,还是白日,江上怎么没有船?”
谢知微也觉得奇怪,和北辽的战事发生在裕南关,离这里隔着十万八千里,按说不会出现为了阻止敌军**而将渡船烧毁的情形,可如今江上确实看不见一只船影。
“村长叔,咱要不砍些木头来自己做几条小船,我瞧着江上风浪不算大,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有村人提议道。
村长同意了,“你们先去找合适的木材。这事不急,安全最重要,别到时候连累大伙栽进水里。”
“我去附近找人打听情况,看到底怎么回事?”
“阿武,你带上探路小队找找,有没有被藏起来的渔船,或者跟附近的人借也行。”
“有刚,留下来的人就交给你和打猎小队的后生们保护安全。”
一条条清晰的指令发布下去,谢知微听了在心里点头,村长果然有两把刷子。
之后她主动请缨跟着村长去附近找人打听情况,这个任务不算重,村长答应下来,带着谢知微和陈文找到一处临江而建的院落。
“啥?你说是因为江上失踪了许多渔船,船上的渔民也都没人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