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第一个难题(2 / 2)

加入书签

张抗辽和儿子张复青这趟是收到县衙的传信,专门来接谢知微他们队伍的。

他招呼大伙将行李放在牛车上,自己和陈有田走在前边带路。

“张村长,您名字里的抗辽是抗击北辽的意思吗?”队伍里有人忍不住好奇道。

许是张抗辽给人第一印象不错,他的儿子张复青看似嘴上不饶人,实际也是个心热淳朴的后生,看得出他存着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心思,大伙对这父子俩有了好感。

张抗辽很是自豪道:“没错,是我爹取的,我家世世代代都住在石塘村,战时当兵杀敌,不打仗的时候就耕地,这回和北辽作战,我家大小子也去了。”

张复青面上也带着骄傲。

谢小妹看了他一眼,心里更加羞愧刚刚那么说人家了,敢于上阵杀敌的都是英雄。

“张村长你们的家风让人佩服!”陈有田赞道,脸上露出了羡慕,想他年轻那会,也憧憬着到边关投军,建功立业,被爹娘揍了一顿,没想到临老竟然实现了一半的心愿。

张抗辽又兴致勃勃讲了许多祖上参加抗辽作战的事迹,慢慢歪楼到了祖先们追随过的历任戍边大将军。

张复青不时插上一嘴说起关将军在战场上是如何如何英勇,关将军如果遇到这种战况一定会如何如何……

父子俩都很健谈,一路走来,陈家村人就像在听茶楼的说书,起承转合,**迭起。同时也放下了心,想必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会很愉快。

“小兄弟,你的名儿呢,复是光复,‘青’是地名吗?”有人转头看向张复青。

张复青挠了挠脑袋,一脸认真道:“青州十三县,只存裕南关以南安固、真宁、弘农三县,再加上关将军此次收复回来的延川、巩昌和中桐,至今还有七县在北方外族的马蹄之下。”

“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关将军那样替大燕收复七县失地,将入侵关内的外族赶回草原。”

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受到了触动。

“可惜大燕近百来年只出了一位关将军,不过,也幸好有他在。”

张抗辽自觉失言了,连忙转移了话题,“有田兄弟,有件事我提前说了,你们也好有个心理准备。石塘村缺水,而且是非常缺。”

“平日里浇地要走四五里去小河沟挑水回来。村里只有一口井在我二大爷家,他上了年纪,脾气犟,若是说了啥你们别搁心里去。缺水了就来我家说一声,我让二小子打了给你们送来。”

谢知微来之前想过边关缺水,但没想到能这么缺。

等安顿下来,得想个办法在村里再挖一口井,毕竟,张村长人好,但也不能总麻烦人家。

陈有田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到了石塘村,张抗辽指着西边那一片稀疏错落的屋子说道:“那边是我们住的,”又指了指东面大片的平地和山地,“咱西北有一点特别好,那就是地方大,你们想住哪自己随便挑。”

这话说的十分大气,陈家村人可耻地心动了。

陈有田和大伙商量最后定下了山脚下一块平地,和石塘村本地村民离得不近不远,互不干扰,若是处得来,也不妨碍走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