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滴灌(2 / 2)
此时,她的肚子已经凸出得像是揣了大芒果,家里人都拦着不让她再出去,谢知微面上无奈,心里却暖洋洋的。
谢三郎之前买回来的小吃大部分被他复刻出来,有几样被谢知微稍一点拨也成功了。
谢知微爽快地拿出十两银子给兄弟俩做本钱,让他们推着小车去附近的镇上售卖。
谢小妹见状,不甘心落在两个哥哥后面,把自己关在房里琢磨针线,几乎到了疯魔的地步。吴阿婆有些担心,谢知微却能理解,一个人难得找到热爱并能坚持下去的东西,何况她还有天赋,足以称得上幸事了。
不过她可不想让这妹子变成近视眼,恰好某个下雨天在屋后捡到一只瘸了腿的小鸟,便留了下来,找手艺好的村人做了木质鸟笼,让谢小妹每做半个时辰的绣活,休息一会逗一逗鸟儿放松一下。
不能出去挣银子,谢知微也没闲着。她视察了自家的几亩地,发现即使村里多了几口井,村民减少了去河里挑水的次数,但淋地的效率仍然很低。
一个人一个时辰浇两亩地,全浇完得大半天。
这也难怪古人要多生孩子了。
谢知微脑子一转,想起了现代农业的滴灌技术,用特制的水管开孔,放在作物旁,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用水效率,可惜的是这里找不到这种特制水管。
在灶房做饭的时候,谢知微心里也想着这件事,差点加了两遍盐。她拍了拍自己脑袋,有些懊恼,突然视线在手上的竹筒一凝。
也许,她可以用竹筒代替塑料管?
说干就干,谢知微找村人问了哪有竹子,砍了一大捆回来,多亏了她有空间这个运输法宝,不然还真有些吃不消了。
三兄妹和阿元看着都有些惊奇,不知道大姐/娘亲带回来这么多竹子是要做什么。
谢知微也没多做解释,在自家地里做起了实验。
“谢姑娘,你这是在干啥?”有人看到谢知微带着劈成两半的竹筒下地还有些奇怪。
“过些天你们就知道了。”谢知微先卖了个关子。
因为谢知微的一波操作,整个石塘村的视线都集中到谢家的几亩地里,每日还专门有人绕到这边来看看,生怕错过什么,到最后变成了一天不看就吃不下饭。
好几次张抗辽从谢家田边经过,都想劝她别折腾了,到时候把地里的苗苗磕着碰着了,今年没有收成如何过冬。
张二大爷也揣着烟杆子跑到地里看谢知微“瞎鼓捣”,他的神情从一开始的不屑,到找到点乐子,最后甚至撸起袖子跑下田帮着调试开孔的位置,甚至还给谢知微提了两点实用的建议。
张抗辽看得着急,怎么家里二大爷也跟着去凑热闹了。
这么过了十来天,村人已经渐渐习惯看到谢知微和张二大爷在田间不务正业了。
然而,突然有一天,他们两人都没有下地!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一上午过去了,还是没见着人影,村人开始担心是不是两人家里出了啥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