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樊山之矿(2 / 2)
重重点头,霍溦继续道,“此后,我翻遍羌县历年县志。皆未有关于樊山的只言片语,一座山,好似就这么消失在了世间。而更巧的是,我在李涛书房中,却正好见了本开采矿山之书。”
“矿产稀缺,每每发现一矿,都是国之盛事。沅南出矿,我确实是从未听闻。”
越珵很能跟得上霍溦的思维,几乎是霍溦话音未落,他就跟着说。
他虽长于军营,可他父亲却不想他兄弟几人只鼠目寸光的有军营这点地方。大姜废弃邸报,以及其他关乎大姜的消息,都是他们兄弟四人必不可缺的学习课。
越珵想了又想,他确定,在他十五年的人生中,定是没听过沅南郡有矿。就是放大到整个怀州的地界,他也没听过,有矿产的存在。
“能在世人眼中,悄无音讯的让一座山,一座矿,消失在世间。这背后之人,于羌县,想来必是有只手遮天之力。”
霍溦同意越珵的这个看法,毕竟,这一年的县志好改,两年的县志也好改,但能把将近三十年的县志都加以篡改的人,放眼整个羌县,绝对是少之又少。
而他们所认识有这么大能力,又跟这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只有一人。
“李涛。”异口同声说出这个名字,在这一瞬间,他先前那么多的异常,好像都能解释得通了。
为什么多年县令,不肯走动升官,非要盘踞在羌县?
为什么俸禄不多,家中上下却能挥金如土?
为什么才干平庸,却能在虎豹环伺的羌县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
李涛当得这个羌县县令,与其说是为了他自己,倒不如说是,为了这背后难以用金钱衡量的无名矿产。
“这也只是我的凭空猜测,要想佐证,还是得去一趟,这传闻中的樊山。”
如今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霍溦的猜测之上。若她猜错,他们对李涛的一切揣测,也只是臆想。
霍溦的顾忌,越珵自然明白。
细细将霍溦写的这些东西都记在脑中,越珵三两下将她写的东西撕碎,浸入茶盏之中。等到上面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他说得郑重。
“阿姐,此事不管真假如何。现在,都只能出你口,入我耳。出了此门,县志如何,樊山如何,都只能烂在肚子里。”
若霍溦猜测成真,那羌县就绝不是燕王口中抵御回鹘那样简单的事。
矿山若在,开矿需要人手,销矿需要门路,就是运矿,也绝非易事。
大姜境内,矿产监管严苛,全部掌握在官家手中,私人是严禁开采的。
矿中产物,背后之人总要有销路。既然疆内无风声,羌县占着与晋、与回鹘交流便宜的地势,这开采出来的东西,究竟流入到了哪里,自然并不难猜。
知此事干系重大,越珵动作,霍溦并未阻拦。
这些都是她一点一点推出来的,只要她脑子还在,别说是一张,就算是十张百张,只要给她时间,她也能再画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