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会议事(1 / 2)
众大臣行跪拜大礼,声呼千岁,而后起身,开始上奏。
大臣们最先奏报的还是关于荥阳灾情的事。
经过商讨,众人已经初步拟出赈灾所需的物资单子。
此次赈灾,所需三千两银子,五千件棉衣,三万担粮草,重建房屋的土木不计。
银子和衣裳还好解决,可粮草着实不好找,如今大魏正值灾年,到处都缺钱缺粮,就连宫中都开始缩减粮食了,哪里还能弄出三万石粮食?
有人提出疑问:“敢问殿下,此次赈灾所需的物资,该如何筹集?”
“各位大人可有法子?”
“这……”
“若是各位大人有法子筹集物资,大可直说,若是没有法子,那便听听本宫的愚见。”
钟如意继续道:“诸位大人都知道,北地出现灾情,国库空虚,本宫希望各位大人能为灾区百姓筹资,至于筹多少银两和粮食,只看各位大人意愿,不会强求。不过有一点,本宫要提醒各位大人,此次赈灾不仅要记名造册,还会影响各位大人每年的考核,各位大人日后的升迁调动,也都看这份名单。”
一言出,满座惊。
在官场上,官官相护已经成了臣子们心照不宣的秘密,买一个官要花费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数。买一个官要花多少钱,捐点银子都不及买官的零头,捐点银子就能得到长公主的青眼,这不比自己花大价钱买官划算?
钟如意的话一放出来,大臣们眼睛都亮了,一个个拍着胸脯哭诉百姓的遭遇,表示自己定会尽力帮灾区的百姓度过难关。
满屋的红袍臣子中,站在前排的张明灼欣慰地看着正在树威的钟如意。
谁也没注意到,张明灼身后不远处的户部尚书微生砚眯起了双眼。
看着座上神情淡然的长公主,再回想起昨日,长公主身边的大宫女带人到户部搬奏折的场景,微生砚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微笑。
这个长公主,怕是不简单呐!
想必不久之后,今日在朝堂上发声的人,都会后悔自己干的蠢事!
在大臣们此起彼伏的争论声中,钟如意拍案定下了四个前去赈灾的人选。
解决了最重要的赈灾事宜,便有大臣开始抗议昨日顾渊抢奏折的行径。
“殿下,昨日金吾卫统领顾渊带着一众侍卫闯入吏部,抢走了吏部存放的奏折,自大魏开国以来,我朝还从未发生过如此骇人听闻之事,顾渊此举与强盗何异!”吏部侍郎范进忠掷地有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