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拉近关系(1 / 2)
下朝后,钟如意吩咐明玉,把宋鹤卿和顾渊带到御书房。
在朝堂上,年轻一辈里,钟如意最看好宋鹤卿这个年轻人。
可担任监察使一事,她事先没有机会跟宋鹤卿说明,虽然她相信宋鹤卿的能力,但有些事,还是要交代一下。
宋鹤卿先前也有想过,长公主会如何处理沧州知府戴天理的案子。
他猜到了长公主会派遣朝臣到各州府寻访,却唯独没想到,长公主会让自己担任监察使。
对于长公主的信任,他有些受宠若惊。
现下他出入朝堂,官职地位,但他坚信,自己迟早有一天,能成为想祖父那样的大儒。
宋鹤卿是宋家培养的最好的苗子,他如今的官职,完全是他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升上来的,无论长公主交代什么任务,他都有信心能够圆满完成。
对于长公主的召见,宋鹤卿整理好心态,从容跟着明玉,步入御书房。
御书房他来过三次,一次是先帝在时,那时他刚考上探花,先帝在御书房召见前三甲。
第二次便是在两个月多月前,长公主派遣他离京赈灾。
第三次嘛,就是现在。
宋鹤卿走进御书房,看到了一身便服的长公主。
虽是刚下朝,钟如意却已经换下了明黄色的朝服,着一身便服,不再是那个威严赫赫的大魏长公主,而是像个普通世家小姐。
绾起来的长发,一身青衣,不施粉黛的脸庞。
因为年轻,如此素雅的装扮,看上去有一种蓬勃的朝气。
看到宋鹤卿和顾渊过来,钟如意没再端长公主的架子,晓得温润和善:“都这个时辰了,想必二位都饿了,便在我宫里用饭吧。”
一般的大朝会,顶多也就两个时辰。
可今日的大朝会,不仅送别了晋国使臣,处理了农户遇惨死案,还商议了关于沧州知府戴天理的案子。
那么多事堆在一块儿,以至朝会开了足足五个使臣,
众人上朝时,还是早晨,下朝已是午后。
朝中的臣子,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
早在钟如意上朝时,宫里的御膳房就已经给她准备好了午膳,她一下朝,午膳就端了上来。
钟如意虽身为大魏长公主,吃的却简单。
顾渊看着桌上的饭菜,没有介意长公主吃的寒碜,只是笑着道:“既然殿下留末将用饭,那末将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摘下官帽,大喇喇地坐下来,自顾自盛饭。
宋鹤卿本想拒绝,但看到顾渊坐了下来,只好接受钟如意一起用饭的邀请。
“多谢殿下厚爱。”
“我这儿倒是用不着那么多虚礼。”钟如意也笑着坐了下来。
三人一道用饭。
钟如意边吃,边问道:“小宋大人,我记得你是乙酉年的探花郎。”
宋家百年清流,家规极严,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从小到大,若非必要,宋鹤卿都很少在饭桌上说话。
他以为,像长公主这样的天潢贵胄,规矩应该比他们顾家更严,没想到长公主会在用饭时,跟他搭话。
一时间,他不知是该放下筷子答话,还是该继续举着筷子答话。
钟如意看出了他的局促,笑道:“小宋大人不必拘谨,大可以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咱们年岁相仿,你可以可以把我当成朋友,咱们就是聊聊天,不用紧张。”
宋鹤卿有些摸不着头脑。
首先,他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不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