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同样姓宋(2 / 2)
宋鹤卿高中探花,汴京城万人空巷。
……
君子六艺,宋鹤卿无一不晓,无一不精,他永远活在人们交口称赞中。
相较之下,其他人只能沦为背景,甚至,连成为背景的资格都没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宋淮都只能活在阴影中,听着宋鹤卿璀璨的事迹。
同样姓宋,宋鹤卿活在耀眼的阳光下,他却只能在深渊中仰望那束光。
不得不承认,投胎真是一门技术活。
有的人碌碌无为,蝇营狗苟,却能靠家族隐蔽,身居高位。
有的人苦心经营,煎熬挣扎,却始终见不得光。
宋淮默默攥紧了拳头,眼底又多了一层阴霾。
他没有把心底的情绪表露出来,始终一脸平静。
顾渊看不出他心里的想法,和以往一样,熟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宫门口。
长公主遇刺案,本事顾渊来负责,宋淮只是从旁协助。
查找细作的事,因为农户的案子出现了变故,所以他才道宫门口等顾渊。
只是他还没开口,顾渊就抢在他开口之前说道:“阿淮,长公主让我跟宋鹤卿离京寻访十二州,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再汴京了。”
之前宋淮守在宫门口的时候,就从百官口中听说了巡查十二州一事。
虽然只听到了一星半点,但他也猜到今日在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所以,对于顾渊的这番话,丝毫不感意外,继续说自己想说的话。
“查刺客不能中途而废。”
顾渊合唱不知,只是如今长公主有命,他不能不从。
顾渊停下脚步,皱着眉想了好半天。
他想到之前长公主对待大理寺卿许毅的态度,又想到方才长公主对待宋鹤卿的态度,忽然有灵光闪过脑海。
“也不非得是我来查,只要跟长公主说一声,让你来接受,事情不就解决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
可宋淮却没有赞同。
“宁王的这条线索断了,咱们要是想找出晋国埋伏在汴京的刺客,就得扩大寻找范围,从汴京的百姓里头挨个查。”顿了顿,又道,“还有,禁军里的细作,还没有揪出来,要想把细作清理干净,还需户部相助,我……没那么大能耐。”
汴京内的官员从来都是看人下菜碟,如果是顾渊担任禁军统领,他想查案,只要道各部只会一声,没有人敢不配合。
因为他是宁远侯府的小侯爷,是长公主的表兄。
可若是宋淮担任禁军统领,且不说他家里人会怎么闹,朝中各部的官员也不会配合他。
一个无名无分的私生子,一无背景,二无人脉,就连家里人都厌恶他的存在,朝中那些见风使舵的臣子们,又怎么会给他好脸色?
顾渊跟宋淮相识多年,也知道他的难处。
威名不足,各部官员不配合,这确实是一件难事,
顾渊设身处地想了想宋淮的处境,又想到意气风发的宋鹤卿。
心中为宋淮感到遗憾。
要是宋淮跟宋鹤卿一样,有个同样优秀的身世,那如今,年轻一辈中,独占鳌头的人,可就不一定是宋鹤卿了。
等等,和宋鹤卿一样……
宋鹤卿的权力都是长公主给的,要是他们求到长公主头上,说不定长公主也会给宋淮一个机会。
他帮不了宋淮,但长公主可以!
顾淮不甚灵光的脑袋里,罕见地划过一道精光。
“对了,长公主!你之前不是救了长公主吗。当时长公主问你想要什么赏赐,你没提,如今倒是可以跟长公主提一句,只要咱们跟长公主明说,长公主一定会帮你的!”
顾渊心想,宋鹤卿那小子一句“我能行”,长公主就把巡查十二州的重担交给他,宋淮的能力可比宋鹤卿厉害多了,要是让长公主看到宋淮的能力,何愁宋淮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若是宋淮真的除了头,那宋家,还有谁敢轻慢他,他的生母也不必再仰人鼻息了。
宋淮听着顾渊激动的话,心中也燃起一丝希望。
如果他向长公主求权,长公主会给他授权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