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风起云涌(1 / 2)
宋鹤卿和顾渊离开后不久。
汴京内,一场轰轰烈烈的清肃行动,在大理寺卿许毅的带领下,正式拉开帷幕。
这日,天破晓。
大理寺内差役一大早集结做一处。
一群人手持长刀,浩浩****往宁荣街的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走去。
早起做生意的小商贩刚支起摊,脑子还没有清醒,正困倦地打哈欠,就被一群气势汹汹的衙役侍卫给惊醒了。
眼看衙役侍卫穿过长街,小商贩们都放下手头的活,兴致勃勃地探出头。
世人的日子无非粗茶淡饭,三餐四季,平日自己遇不到什么事,听别人八卦既可以打发时间,又能给枯燥乏味的生活添点乐子。
卖混沌的摊贩周围的其他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
“看这方向,好像是宁荣街啊。”
“这么多人,想必事情不小。”
“那可是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能出什么大事啊,总不可能是抄家吧?”
“你别说,看这架势,倒像是抄家。”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
有好几个闲得慌的摊贩干脆放下手里的活,跟在衙役身后看热闹。
只见大理寺的衙役和禁军侍卫,把整条宁荣街都围了起来。
衙役和侍卫拍开两府大门,两府的门房还没反应过来,衙役和侍卫就闯进两府,开始抓人。
大理寺闹出的动静太大,百姓们都不敢上前,只远远围在街角议论。
当初太宗皇帝登基之前,贾家的两兄弟在战场上拼死保护太宗,后来太宗承袭皇位,贾家两兄弟获封国公,对门开了府。
两兄弟在朝上互相扶持,也辉煌过一段时间,可惜后来两家的子孙不争气,虽承袭了祖上的爵位,可官职还是越做越小。
虽然两个国公府也愈发没落,但宁国公和荣国公的爵位还在,两家在朝上扎根多年,人脉还是有的。
平日里两家出了什么事,都互相照应着,这么多年,从来没见有官差往两府跑。
如今官差一来,就是这么大的阵仗。
这事,怕是不小咧。
街上的百姓不知两府发生了什么事,两府的小厮和侍女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两府当家人出来阻拦官差,却被许毅和宋淮直接扣住。
许毅把两府贪赃枉法,残害百姓的证据拿出来,又把长公主的金印拿出来。
宁国公和荣国公心里很清楚,他们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事,如今东窗事发,想脱罪都没法子。
衙役和侍卫们,连拖带拽,压着两府众人往大理寺走。
两府内的家产一箱箱往大理寺抬。
起初,街上看热闹的不过寥寥几人。
后来,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不止是百姓,就连出门公务的官员也驻足观看。
这场声势浩大的抄家行动,从早上持续到傍晚,才终于把两府数千人口和无数财宝处理完。
跟两府交好的官员,纷纷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
连着好几日,才有人从大理寺里打探到消息。
说大理寺是奉了长公主的懿旨。
于是乎,谁也不敢贸然开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