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三年口粮(1 / 2)
一个误入歧途的人,若是没有走到绝路,是不会幡然醒悟的。
如今她还没戳到微生砚的痛处,微生砚就不打自招了,可见他现在招的还不是全部,这些贪污受贿的事,虽然在律法上是大罪,可对于微生砚而言,却不是最要命的。
钟如意心中生疑,面上却不动声色。
冷笑一声:“微生大人是个明白人,跟明白人说明白事,本宫也不跟大人绕圈子了。”
“本宫今日请大人前来,是有个故事想跟大人分享。”
“本宫幼时曾听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和珅,是一位名门子弟。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先后担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封一等功,深得天子厚爱。直到有一年,天子查出和珅罪证,派人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而那一年,整个国库税收不过七千万两,时人称‘和珅跌倒,全国吃饱’,仅和珅一人,可养王朝二十年……”
说到这里,钟如意顿了顿,从座位上走下来,走到微生砚身边。
蹲下身,轻声在微生砚耳畔问道:“微生大人可知,和珅所贪钱财从何处得来?”
微生砚垂下头颅,不敢和钟如意对视。
钟如意嘲讽地冷哼一声,再问:“微生大人,您是,本宫要是抄了微生府,所得银钱,可供养大魏多长时间?”
微生砚额上不由自主冒出了冷汗。
虽然现在才是初春,但他听着长公主不紧不慢的一番话,竟觉得一颗心像是被放在火炉上炙烤。
钟如意又笑了笑,伸手搭在微生砚肩膀上,却没让他起来,道:“本宫说个玩笑而已,微生大人不要担心。”
玩笑?
抄家这种事是能拿来当玩笑的吗?
钟如意重新走回上首,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定,看着低头伏跪的微生砚,缓缓开口。
“本宫现在遇到一桩难题,不知卫生大人可否效劳?”
微生砚硬着头皮开口:“臣微生砚听凭长公主吩咐!”
钟如意道:“大卫如今是什么情况,想必微生大人也清楚,灾荒、战乱,百姓们民不聊生,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本宫看着百姓的苦难,心中甚是悲痛,所以,本宫想要为百姓筹粮。”
“可大魏境内,因为天灾,各地百姓颗粒无收,实在无粮可筹,所以……”钟如意故意拉长了话。
微生砚快速接上去:“臣,愿为殿下分忧!”
“好!”钟如意抚掌,“只要微生大人能为大魏百姓筹集三年的口粮,大人犯下的过程一笔勾销,如何?”
三年!
大卫百姓人口众多,哪怕是在丰年,百姓们所需口粮也得花费数千万两,更何况如今是灾年,大魏无粮,他就得去晋国或是琉云卖粮,所耗银钱,最少也得翻一番。
长公主哪是要他去筹粮,分明是要他用自己的私产补上买粮的窟窿。
百姓所需的三年口粮,少说也得花一亿两,他虽贪墨了不少银子,却远没有那么多钱。
既然没那么多钱,长公主又咄咄逼人,还真当他是软柿子了?
现在不好跟长公主翻脸,等他领了这份差事,再卷着银两,带着女儿远走晋国,届时长公主能耐他何?
微生砚心中冷笑,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响头:“臣领命!”
而后,他缓缓站直了身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