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三章 论功行赏(2 / 2)

加入书签

钱多多又忍不住抬头,多看了钟如意几眼。

其实他很想说,自己的这点小问题,就不用坐了,毕竟尊卑有别,他可不想扣上一顶犯上的罪名。

但听到长公主说,今后大魏用得上自己的地方多着呢,一颗不安的心才落回肚子里。

依言坐下。

见钱多多坐定,钟如意才道:“方才钱大人说错了,虽然军中很多将士都没有军功,但他们都是为了大魏安定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正是有这些英雄,大魏才得以安稳至今,他们虽无军功,却有功。”

钱多多听着钟如意的话,心中恍然。

是啊,不一定是有军功的人才是功臣,那些没有军功的人也是功臣。

钟如意又道:“所以,本宫以为,但凡有功之人,都要行赏。”

钱多多附和道:“殿下说的是,不是殿下打算如何行赏?”

这是把问题又抛给钟如意。

若是此时宋鹤卿在场,一定不会问她该如何行赏,给是直接给出一个行赏的方案。

这就是人才和普通人的区别。

钟如意叹口气,不管是宋鹤卿还是钱多多,不管是人才和庸人,只要能用就好,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她整理好情绪,不紧不慢道:“对于有军功的将士,赏官职,以财物为主,店铺和田产为辅,对于没有军功的将士,以店铺和田产为主,一人赏几亩良田,或是赏一间店铺。”

钱多多不解。

长公主这是想把田产分到每个将士手里?

一人赏几亩良田,以前可从来没这样赏过,对于那些没有军功的将士,顶多就是赏一顿饭,而对于有军功的将士,才会赏田。

钱多多犯了难。

大魏有多少将士,就是把查抄上来的罪臣田产,和皇家现有的田产全都分配下去,也不够啊。

钱多多小声提道:“殿下,咱们大魏有数十万将士,若是每人都分田,可分不了这么多。”

又提出一个问题。

钟如意早有对策:“所以,这是本宫今日找钱大人商议的第二个问题。”

“既然人多田少,咱们就得想办法凑过田产,或是从各地商贾手中买地,或是让各地商贾官员主动捐地,总之,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凑够田地。”

买地和捐地?

听上去根本不可行。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百姓的**,有地才有傍身的本钱。

想要凑够田地,至少要收十几万亩土地,如今国库可没那么多银子,想让各地商贾和官员主动捐地,简直异想天开。

钱多多继续提出问题:“殿下有所不知,对于百姓来说,土地就是立身之本,各地商贾官员手里就算有地,也不会主动捐出来。”

钟如意笑了笑,道:“他们当然会主动捐出来。”

“士农工商,商贾为末流,商人不得科考,不得穿绫罗绸缎,还会因为家大业大,被各级官员打压,所以,很多商人为了保家宅平安,生意顺遂,都会花钱‘孝敬’各级官员,是以,官商勾结的现象屡见不鲜。”

“与看着商贾把钱财都交给下边的贪官,不若把这笔钱转为田产,充做国库公产,只要各地的商人向官府捐献一定的田产,便可获得科考当官的资格,富商们捐献的田产财物越多,所能获得的权益就越多,有官府做公正,想必,富商们也都愿意把田产捐给官府。”

钟如意把先前跟张明灼说过的话复诉一遍。

钱多多听得脸色大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准许商人当官,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