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二章 谢家态度(1 / 2)

加入书签

宋淮点点头。

钟如意脸色略微惊愕。

她只是下意识这么问,没想到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回答。

自从她父皇病逝后,她接受管理了大魏,从丞相张明灼口中了解到,在十几年前,她刚出世那会儿,大魏朝堂几乎是被王谢两家把持。

帝王在朝中的威慑力,竟不如两位臣子,当时她父皇对这种情况深恶痛绝,所以痛下决心打压世家,默许各方势力瓜分王谢两家的权势。

默许,甚至纵容了如今朝堂上贪墨的形势。

而王谢两家的权势在日积月累中,最终被各方势力蚕食,不得已退守琅琊和陈郡。

后来,她父皇有心处置贪墨的官员,于是有了几年前惊动整个大魏的科考舞弊案。

然而,贪墨的官员实在太多,纵使在位者有心处理,但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纠纷,不得已放过那些贪吏。

久而久之,她父皇病倒,这一病就是三年。

三年后,父皇撒手人寰,她也从父皇手中接过了大魏。

当张明灼跟钟如意提到王谢的风光时,脸上是浓浓的惋惜。

王氏和谢氏子弟还在朝上时,每年的科考都是这两家子弟独占鳌头,每个人都是真才实学,如今卖官鬻爵的草包官员连人家的手指头都比不上。

只可惜,两家明争暗斗,野心太大,甚至想吞并整个皇室,最后却被皇室捧杀。

之前,钟如意听到丞相谈论王谢子弟时,心中也有隐隐的向往。

在她所熟悉的历史世家当中,王谢两家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更是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

她不知道这个时代的王谢有着怎样的成就,但据她所知,王氏有王导、王羲之,谢氏有谢玄、谢安,谢安可是靠八万大军击溃八十万大军的鬼才。

钟如意对这两个活在史书上的世家,有着厚重的历史滤镜。

很早之前,她就见识两家的风采,可一直找不到机会,如今机会摆在眼前,还真有点激动。

钟如意擦干嘴角的水渍,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

她裤脚上还沾有泥,但她没有带太多衣物,不方便更换,也不适合见客。

但转念一想,自己可是大魏长公主,现在到陈家来的这个谢家子弟,是来见自己的,既如此,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

想到这儿,钟如意多了几分底气,也不在乎裙角的污泥了。

她也不急着去见那个传说中的谢家嫡系子弟,缓解口渴后,从厨房里出来,走到村子里,跟聚在一块闲聊的村民打听陈衡的情况。

村民们都很热心,众人知道钟如意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人,而且还很大方,都乐得跟钟如意说话。

钟如意跟村民们在村口聊了一会儿,而在陈家,谢庭之已经受不了陈家父子。

在他看来,陈家父子就是两个乡巴佬,身上一股子寒碜,无论是身份和地位,都配不上跟他说话,若不是长公主在这儿,他恐怕这辈子,都不愿意正眼看这对父子。

谢庭之在老陈身上套话套得差不多了,径直带着两个心腹走出去,留下叔叔派来的人,跟陈家父子继续周旋。

他来的时候,用陈衡当借口,那么做戏自然要做全套。

谢庭之从谢家父子口中套出长公主的消息,而后,头也不回地从谢家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