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陈郡太守(2 / 2)
“谢大人不必自责,本宫来这儿,就是想来巡视民情,没打算劳师动众。”
谢与义继续低头,询问道:“那长公主之后有何打算,不如移驾微臣府上,稍作歇息,微臣府上虽简陋,比不得宫里,但也比平南村要好许多。”
“不必了,安排好陈衡的家事,本宫就要走了。”说着,顿了顿,转变话题,“对了,想必宋统领也跟你说了,陈衡是个有大能之人,本宫想把他带走,等本宫带陈衡离开后,陈家这边,可就劳你帮忙照顾了。”
“长公主放心,微臣一定竭尽全力,照顾好陈衡的家人。”
“也别搞得太特殊,正常一点就好。”
谢与义毕恭毕敬:“微臣遵命。”
看着谢与义点头哈腰的模样,钟如意十分头疼。
她并不喜欢仗着自己的身份压人,也不喜欢看到别人唯唯诺诺的样子。
这个谢与义,明明才干和能力都很好,却卑微成这样,甚至还不如户部侍郎钱多多。
钱多多虽然唯诺,说话的时候,也没这么小心翼翼。
钟如意不知道谢与义是怎么想的,她却十分不喜欢看到自己手下的官员是这副模样。
谢与义还在恭维钟如意,钟如意却叹了口气,缓缓道:“谢大人。”
听到钟如意点了自己的名字,谢与义的脊背弯得更低了。
“臣在!”
“谢大人,以后,站直了说话,你这样弯着腰,怪累的。”
算是体贴的一句话,谢与义却听得冷汗涔涔。
先帝还在时,曾打压王谢两家,当时先帝曾说过,不喜欢谢家人说话都挺着腰板,昂着头颅。
从那以后,先帝便下令,所有谢家人,面圣时都必须弯腰低头,否则就是在蔑视天威。
为了保全谢家子孙,延续谢家的繁荣昌盛,原本恃才傲物的谢与义最终还是学会了点头哈腰。
他还记得先帝下的命令,所以,他听到钟如意这番话时,第一反应不是直起腰板,而是在想自己刚才是否说错了什么话。
忙道:“谨守本分是臣职责所在,不敢言累。”
“可是本宫累了,本宫低着头跟你说话累了。”
谢与义再次跪下:“使臣考虑不周,劳长公主受累了。”
钟如意再次无奈叹了口气。
她就是想让这个谢与义站直了跟自己的说话,却没想到他曲解了自己的意思。
“谢大人,这便是你们谢家的风骨吗?”
听到长公主提起谢家的风骨,谢与义有片刻的怔愣。
风骨吗?
如果被帝王猜忌,全族人因此命悬一线,那就算有风骨,又有什么用。
风骨再重要,也没有家人陪伴来得重要。
谢家为了风骨二字,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如今是万万不敢再提风骨了。
谢与义沉默不语。
钟如意离京前,听丞相提过谢家的惨状。
昔年,谢家惹先帝不悦,先帝下令,贬黜所有在朝为官的谢家子弟命陈家年满十二岁子弟流放西南三千里。
谢家的老人和小孩,有的病死在流放路上,有的饿死在流放路上,还有的被打死在流放路上。
谢家堂堂百年世家,一夜间树倒猢狲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