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度人度己(2 / 2)
鸯罗见有一个出家人走向他的跟前,心里真是欢喜,他想他的母亲竟然有一个替死的沙门了。
但他从未想到,小观观也在逃避他的击杀。
使他最不甘心的是小观观那种缓慢而行的走路方法,竟使他那快过奔马的脚程,老是不长不短地被抛在后头。
再看看,小观观虽然站在原地不动,他也无法追赶得上,以致累得他汗流如涌,气喘如牛,还是追一个不即不离。
于是,鸯罗发怒了,他说:“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出家人,知道我是谁吗?还不乖乖地停止下来接受我一剑!”
“醒醒吧!可怜的青年。”小观观说话了:“正因为你自己没有停止残杀的疑心,所以永远追不上我;其实我从很久以来,早就停止了!”
鸯罗究竟是个善根深厚的青年。
在他倾听了小观观这两句含藏机锋的话,又仔细地瞻仰了小观观的威德身相之后,竟然真的醒了,真的将那残杀的疑心停止下来了。
他歇了脚,扔了剑,惭愧地、惶恐地、懊丧地、忏悔地、虔敬地,像迷失路途的儿童见了母亲似地,向小观观伏地接足,热泪洒地,请求恕罪、请求拔济、请求剃度出家。
就在转眼之间,小观观已将鸯罗带进了精舍,小观观说:“欢迎你来出家。””他便须发自落,袈裟著身,成了一个佛门的出家人了。
这时的波尼王,好不容易征集了他的军队,亲驾出征,讨伐鸯罗,但他毫无战胜的把握,所以先请求小观观的开示。
“大王面露愁容,汗流不止,可有什么困难的事吗?”这是小观观明知而故问。
“大德世尊谅已知道了,我要去征讨鸯罗啊!”波尼王显得非常惊恐。
“如果他已改邪归正,在我座下出家了,大王将会如何呢?”
“我是三宝的弟子,我当向他礼足,给他恭敬供养。”波尼王又接着说:“但他绝对不会来出家的呀!”
小观观却把已是出家人的鸯罗,指引给了波尼王,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于是,国王感动了,全国的人民,也都感动了,因此而来敬佛听法悟道的人,不计其数。
鸯罗也在当下悟道,证了阿罗汉果。
所以,一场震惊了全国的恐怖剧,在小观观慈光的普照之下,竟促成了一次大弘法化的佛事,小观观便小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时空再转。
十字街镇的峪村有个九山,九山下住着一个姓刘的屠夫,一天到晚给人家杀猪宰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挣辛苦钱生活。
一天晚上,屠夫杀完猪,回家喝了点酒,觉得有点乏,就收拾躺下。
刚睡着不一会,屠夫就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他家,吹胡子瞪眼睛地对他说:
“你一天到晚杀生,等你死后,一定让你托生个猪羊,让人千刀万剐。”
“你若能回心转意,就赶紧到三百里外去找小观观,求他宽恕你的罪过,修成正果。”
刘屠醒来,想想刚才的梦镜,十分害怕,他就按白胡子老头的指点,把杀猪的家什收拾好,准备去找小观观。
说来也巧,在离刘屠不到一里地远的地方住着老两口,平日里满嘴的仁义道德,他们整天都向往着能修成正果,就和刘屠一起结伴去找小观观。
三人翻山趟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
正是六月天气,日头如炉挂在头顶,烤得人口焦舌燥,三个人又渴又饿,连走道的精神都没有了。
忽然,三个人发现半山腰有一个挖药材的,那挖药材的光着膀子,把一瓶水和一盒饭却挂在山脚下。
三个人正饥渴难耐,见了这些,不约而同地奔到水和饭盒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