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关于造人(2 / 2)
兄妹两个成了亲,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夫妻玩着互插的游戏,还要以兄妹相称。
好像整跑题了,现在重说。
《山海经》里扯的是,女娲和伏羲都生一个逼样,人首蛇身。
而且他们的蛇尾还缠绕在一起,分明是准备传宗接代的意思。
表面上看,没有错,因为蛇可以变成龙,蛙就不行。
如果女娲是蛙,“龙的传人”岂非成了“蛙的传人”?
女娲怎么会是蛙?又怎么可能是蛙?
因为她原本是蛙。
变成蛇,是有人暗地里做了手脚。
娲,今人读“蛙”,古人读“呱”,正是青蛙的声音。
可见,娲就是蛙,女娲就是女蛙,只不过是伟大的、神圣的、创造生命的蛙。
这样的神蛙或圣蛙,当然不能写成青蛙的“蛙”,必须特别创造一个字,专门用在她身上。
尽管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个字的甲骨文或金文,但在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蛙人图上,却可以依稀看见她当年的风采。
这,又哪有一丁点蛇的影子?
相反,女娲是蛙,却像古埃及的荷鲁斯是鹰一样无可怀疑。更何况,是蛙才可能造人。龙和蛇,都不会。
但,女娲造人,跟上帝不同。
上帝造人是一次性的。
在创造世界的最后一天,上帝先用泥土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然后把他们安顿在伊甸园,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之后,休息,哪怕他俩不听告诫,被蛇**,偷吃禁果,犯下原罪,也不管。
显然,上帝造人很轻松,甚至有点漫不经心。
女娲就辛苦得多。
她先是用黄土和泥,把人不分男女地单个捏出来。
后来实在不堪重负,才扯下一根藤条沾上泥浆甩。
但即便如此批量生产,也不得休息。
她还要向神申请媒人的职位,以便帮人谈婚论嫁。
甚至光荣退休以后,还得重新出山拯救苦难。
某年,她的子孙中一个名叫共工的家伙闹情绪,一头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
结果天崩地裂,水深火热。
女娲只好挺身而出,烟熏火燎地炼石补天,奋不顾身地断鳌足为柱,这才让世界恢复正常,让人类重归安宁。
奇怪!女娲为什么要忙个不停,又一管到底呢?
很简单,女娲不是造物主,不是创世神。
创世神只需要揭开序幕,造出一男一女,就可以不闻不问,一切皆由被创造者好自为之,或咎由自取。
可惜女娲不是。
除了人,天地万物都不与她相干,就连做媒也要别的神批准。难怪《楚辞.天问》会质疑:女娲有身体,她是谁造的?
问得好!因为这其实是在问,
世界是谁创造的?
谁才是终极创造者?
抱歉,无可奉告,因为我们没有创世神。
盘古,只是分开了原本就有的天地混沌,则是被开窍的。
他们都不是创造者。
真正的创造者是“道”,或者“易”。
道,倒是跟上帝一样无象无形,但可惜没动手,也不是神。
《周易》的“易”,就更没有“神格”。
也就是说,终极创造者缺位。
没有终极创造者,或者终极者没有神格,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
它对三千七百年命运和选择的深刻影响,以及成败得失是一个必须慢慢道来的话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