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八章 欲来风(1 / 2)

加入书签

何雁迟与许松意忙碌了一上午,这才堪堪将几味难寻的药物凑齐。

接下来便是要去城北广莫门冯驸马舍粥的摊子处开诊。

许松意看着李星仪有些犯难,正愁不知道怎么安置她时,何雁迟想了个办法。

他们为李星仪购置了一身粗布衣裳,想要将她打扮成婢女的模样。

“委屈李二小姐,不过也请您放心。”何雁迟郑重道,“冯驸马是个事必躬亲的人,为了防止骚乱,他的粥摊附近有不少家仆看着。驸马心善,知道我们开诊不收费定然会倾力相助。只要二小姐扮做使婢,打打下手做做样子便好。”

李星仪点头,拿了衣服后去里间换上。

过了一会儿后,里间便走出来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婢女。

何雁迟与许松意二人看了先是一愣,随后细细打量起来。

此时的李星仪已经卸了头上首饰,就连一头乌发都挽成简单利落的模样,整个人站在中间,见他们正瞧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将脑袋和双肩一怂,气势一收,整个人好像瞬间变成一只灰扑扑的鹌鹑。

“这倒不用刻意去做事了。”许松意笑道,“单就这副模样,倒是比宫里头的侍女还像侍女。”

李星仪半垂下头,没有表态。

堂堂贵女被说像侍女,何雁迟以为她是在生气,忙从中斡旋:“松意只是担心二小姐被人发现后会引来麻烦,他也是好意。”

李星仪淡笑着抬起头。

何雁迟与许松意见她并未生气,心头也轻松不少,随后三人一道驾着牛车去了城北广莫门。

眼下变成了婢女的李星仪也比之前要放得开。

她从车内坐到车外,仰头看着空中楼阁上挂着的一条条彩练,上面还标注着两侧楼阁中开设的店铺——琴行便是一把琴的模样;香火铺子挂了只香炉,上面还插着三根香;卖灯笼的索性直接挂了一长串儿的灯笼…

两侧楼房高低错落,像这样沿街扯起的彩练数不胜数。李星仪觉得自己一伸手似乎就能够得着它们了。

她的眼睛没有错过每一条彩练上的标志,直到看到一块蓝底布上画了个大大的圈,上面写了个“驴”字。

李星仪顺着那条彩练上的绳子望去,见是一家临河食肆扯起来的。那家铺子的牌匾上写着五个大字——“高唐驴肉馆”。

找到了。

牛车缓缓驶过,李星仪的目光却一直盯着那家驴肉馆,直到已经拐过了弯儿,她才将刚刚的路线暗暗记在心中。

何雁迟也没有注意到她,只是絮絮叨叨地说着城外流民之事。

“…自打徐州的案子了了之后,京城外就突然多出了一些流民。”何雁迟道,“说是流民,可陛下却未下令将那些人放进来。起初不少朝臣不愿意,拿着这事儿作筏子,暗指简王殿下办事不力。可陛下将殿下密奏摔到他们脸上——原来那些流民并非是徐州人,而是大齐那边的流民。徐州出了乱子,那些朝臣急着弹劾简王殿下,以致于徐州一带群龙无首,这才让不少流民钻了空子,一路沿街乞讨进了京。”

“二小姐不知道当时那些朝臣的脸绿成什么样。”许松意想起来就捧腹,“要弹劾殿下的是他们,急着将人押回来的是他们,捅出了篓子解决不了的还是他们…大齐皇帝昏庸,百姓跟着过不了好日子。徐州的口子没堵上,流民这才一路来了元京。若不是冯驸马心善,管他们大齐来的人是死是活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