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连城璧(2 / 2)
“请尝尝在下的手艺。”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她,然而神情像是有些期待,又有些羞赧。
待李星仪看清这三盘菜时,才知道他羞赧的原因——清炒牛蒡、韭黄炒蛋和…牛蒡炒蛋。
李星仪的耳朵嗡嗡地响。
“先前同星仪姑娘学的,也不知自己做得如何。”青年又道,“最后一道是自己想的…毕竟无其它食材可用,星仪姑娘不要笑话。”
李星仪这才想起他本就清贫,食材都是就地而取,自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能招待她。
头回同外男在一张桌子上用饭,李星仪有些不习惯,青年的面上却没有什么异色。
“你不必忧心。”似乎看出了她的窘迫,青年又道,“这里除了你我并无第三人,而在下对你并无恶意。”
说罢他再次请李星仪尝自己做的菜。
李星仪这才执起筷子,她夹了牛蒡丝入口,却有些意外——好吃!
青年光看她做一遍便能青出于蓝,可见天赋过人。
便是不讲话,单看李星仪的表情也能知道自己成功了。
“星仪姑娘虽非好为人师之人,在下是却好为人徒。”青年又笑,“既然觉得尚能入口,不妨留下来用膳。”
李星仪心中却一直牵挂着太子妃——若始作俑者是文姝,而她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接近太子,那么太子妃势必会挡了她的路。
李星仪认为,不论那位真正的李二小姐同太子妃之间发生了什么,太子妃腹中孩子是无辜的。文姝既然能为了进宫谋害自己,恐怕太子妃也早晚会遭她毒手。
于是李星仪摇头,指向门边立着的伞,表示自己是来还伞的。
如今伞还了,也该走了。
“这把伞是这座木屋之前的主人留下来的…”青年看着自己那把伞,若有所思地道,“近来多雨,我却极少出门。这伞许久未有人用过,能为姑娘遮风挡雨,也算是物尽其用。”
李星仪静静地听他讲完,手指沾了茶水在桌上写了三个字:“多谢你。”
“你太客气。算来你帮过我,我也帮过你。我虽是睚眦必报之人,多次承你的情却只有这把伞做回报。”青年放下筷子,郑重且谨慎地道,“姑娘日后若有难处,尽管开口,在下若能使上力,必然肝脑涂地。”
李星仪也笑了——不过是做了顿饭,他竟看得这样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之前要饿死了。
“一人行事不畏万难。”李星仪用茶水又写了句,“你既知道我的名字,自己也该坦诚才是。”
青年默了一瞬,离开座位去了书桌旁。待回来时见李星仪已经擦干净了桌子。
青年展开纸张,上面摊着两个大字——
“灵鉴”。
李星仪接过纸张。
英英文若,灵鉴洞照,应变知微,探赜赏要。
灵鉴,灵鉴,可真是个好名字。
“在下单名‘真’,因仰慕荀令君,故取小字‘灵鉴’。”他有些惭愧地道,“只是…我做了难以被原谅之事,若说出姓氏恐为家族蒙羞,还请你谅解。”
若不是心中还惦记着太子妃,李星仪倒真想问问灵鉴——他淡定温和、谨慎守礼,论风度谈吐倒像是高门子弟,可这样霁月清风之人究竟会做了什么样的错事,而他的父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以致于他蜗居在太医署无人问津的院落中连温饱几乎难以维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