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动尊(1 / 2)

加入书签

提起慕云归,赵老又叹了口气,伸手摸起一旁的酒葫芦,摇晃了一下却发现里面没有一滴酒。

“你那时尚在襁褓中,自然不了解他。”赵老继续道,“世间人大多平庸,少有才貌双全的人物。可总有一些异类,譬如你、譬如他…我说异类,并非是调侃,我见你,就如见了他一样,只因你二人天生自有一股风流气韵。云归未入京时携幼子云游四方,心胸豁达,好结交天下人,入仕后又颇得陛下垂青。他熟读经略,又通医理,常向我请教——从前云归住的地方,便是听风苑了。”

“我常纳罕为何宫中有听风苑这一处净地。”萧瑧恍然大悟,“原来曾是他的居所。”

“那里本是一大块药田,后来废弃无用,被他重新修建。一砖一瓦为他所砌,一松一竹皆是他所栽。”赵老道,“我说你们很像,便是如此。他有听风苑,你有方寸阁,同样好学,同样有经天纬地之才。”

萧瑧垂下眼,复而又问:“他既受陛下青睐,大可留在京中做官,为何去做徐州刺史,又落到贪污自尽的境地?”

赵老摇头说不知:“我同云归仅有些算不上师徒之谊的情分——单就他住在听风苑的那段日子对他的了解而言,我是万万不敢相信他会犯下那等事。或许他藏得深,也或许人心不足,总之他先认罪、后自戕是事实。当初陛下同他倾盖如故,对他寄予厚望,太子查出此案后,最失望的那个人也是陛下——太子办案仓促,陛下痛失股肱,不可谓不是一次打击。”

萧瑧也认可他的说法。

“也正因如此,陛下开始允我务政。”萧瑧道,“我倒要多谢太子莽撞大意,不然也没有后来之我。”

赵老又道:“虽说生在帝王家身不由己,可到底是亲兄弟,何必非要争个高低。兄弟阋墙,没得便宜外人。”

“赵老想多了。”萧瑧笑了笑,起身又道,“时候不早,我也该回去了。”

赵老起身相送时发现外间还在下雨,转身拿了把纸伞握在手中,“我送殿下回去。”

“不必。”萧瑧望着雨帘摇头道,“今日有时雨化我,偶尔狼狈一下也无妨。”说罢,他离开了这座院落。

经过太医署大门,那道娇娇弱弱的倩影还在。萧瑧稍偏头就能望见她的耳根。狼狈是狼狈,可魂魄拖着皮囊前进的人,脊梁骨总是挺得比别人直些,眼底那簇火烧得比别人旺些——就如同李星仪。

萧瑧没有再去同她打招呼,踩着比双全还要轻的步子进了听风苑。

雨后的青石板变得黑亮,几乎快倒映出人的影子。

有黑衣武者十数位,正合力将一截石像断臂沉入池塘中。

青阳见萧瑧冒雨而归,没问他为何少了件外袍,取了另一件袍子来给他披上。

萧瑧鼻尖泛红,见那截巨大断臂已经完全沉入水底,沉思片刻后道:“此教传入中原不过百年,贵族百姓多信奉如来、三圣,少有信奉不动尊的。断臂上篆刻梵文难解,只有天竺人懂。”

“可若是精通梵文,需得是皇族中人。”青阳犹豫了下,“大魏与天竺正交好,若强行将皇室绑了来,陛下那边您不好交代。”

萧瑧“嗯”了一声,带着些许鼻音道:“纳迦有位公主幼时因父兄被笈多杀死而流落民间,我派人查过,她这些年东躲西藏,过得艰难。你将她接来。”

“这样远的路,她恐怕不会跟来。”青阳踌躇道。

萧瑧面上带笑,眼底却是一片寒潮。

“不愿来就将她舌头割掉。”他轻声道,“我解不开的秘密,别人也休想。”

-------

雨停后,李星仪回了显阳殿西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