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风雪恶(1 / 2)
“这…这…”纵然年纪大,也算见多识广,可这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李老夫人一时间也难以接受,望着俩长相一模一样的小孙女结结巴巴竟说不出一句利落话来。
冯公主笑意更深,端着茶杯的手不紧不慢地放在案边,问:“太夫人这一路是如何进京的?中途可发生过什么事?”
李老夫人这才回过神来,见殿中诸位贵人不论站着的还是坐着的,都望着她,心中亦知晓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从离开赵郡起至抵达京中后这段时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细说与众人听。
年纪大的人开口就絮叨,有什么扯什么。冯公主是来问罪的,自然头一个等不及,当下便不耐烦地质问:“无人愿听你闲话聒噪!你家老二进京的路上不是掉进河里去过?且将这件事说来!”
李老夫人一听,觑了李玉镜一眼,见她正抚着肚皮凝思,当下踟蹰半晌,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公主,我这老二原先是不想进京的。从前她们姐妹…嗐,从前也都是小孩子家,哪能没个磕磕碰碰的呢?老身告诫她说她姐姐如今嫁入东宫,自是与从前不同,亲姐妹之间哪有计较的,她这才来了。可眼见着就能进京,过桥的时候车马翻了,人便掉进河里,等捞上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口气儿了。若星仪就这么没了,老身可怎么见太子妃呢…幸而在博陵镇的邸店中碰到个年轻人,使得一手好医术,给她开药灌酒,这才将人从鬼门关给拽回来,真是佛祖保佑…”
冯公主前倾了下身子,问:“也就是说,这一路上的确有一阵儿的时候你并未见着她,是也不是?”
李老夫人顿时哑口,想了想后又说:“是…也不是…同是在一条河,难不成还能掉下去两个?若真如此,那也太巧了。”
冯公主要的就是这句话。
“人都长得一样,你又是如何确定捞上来的那个便是你孙女呢?”她问,“纵然长得一样,你可瞧过她身上穿戴的衣裳首饰了?可问过她是否还记得之前发生的事了?”
李老夫人瞠目结舌——说起这个她倒是想起来了,当日小孙女从河里捞上来的时候,穿的戴的的确不是往日里那一身,倒像是宫里头的使女似的。不过当时能将人救上来便好,只当是佛祖显灵了,哪里在意过这个?便是有些疑问,也用一番“许是掉进某龙王的水晶宫里伺候了一伺候,这才换回一条命来”之类的荒诞想法安慰自己,却没有想过眼前这个人已经不是她的小孙女了。
李老夫人在心里绕了几个弯,几乎是在同时,她便也想清楚了——若冯公主带来的人为真,那她这几个月来岂不是在同一个心机了得的赝品打交道?
想到这里,李老夫人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再看自己那小孙女,想起她这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的确同从前截然不同,疏离得狠了不说,有时竟无端生出一种难以掌控的感觉了,到后来竟是能开口讲话,伶牙俐齿全然不似个哑巴…莫非真是个赝品不成?
从前的小孙女是什么样?乖张跋扈不说,李家上下的仆婢多数都受过她的苛待,便是连亲姐姐李玉镜都要让着她几分的。李家重女,李老夫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出人命,由着她折腾,想着往后挑个品第好的夫家将人嫁出去,愁也愁的是别人,自己依然过自己的日子。
想起李星仪不仅整日疏离自己,几次三番地违逆自己的意愿,更是与她不待见的人频频走动,如今竟吃了熊心豹子胆地竟妄想借着自己孙女的名义嫁给小淮阳君…日后更如何,她简直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可她如今依然不能下定论。
冯公主早就等不得了,见她面带犹豫,心中恨这老太婆眼盲心盲,本想借刀杀人最后仍要自己上场。
她又道:“既是东宫别苑里头出来的人,那里定有人识得她。只消找来别苑中人一问不就结了?”
皇后点头,吩咐女史:“去传别苑奚官管事来。”
温女史躬了躬身子,正准备出显阳殿寻人,未料还没迈出步子,冯公主却忽然说:“前阵子太子妃不是从别苑调了人手来?这会儿又何须舍近求远。”
皇后想了想,觉得倒也是,随后问李玉镜:“当日是调了谁来?”
“母后,当时调了四人来。”李玉镜道,“青瓷犯上,早已发回别苑;文姝纵火,已被处置。织锦一直在儿臣宫内侍奉,这便使人将她带来。”
皇后颔首,催人赶紧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