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夜生寒(1 / 2)

加入书签

“十年前大人暴亡,公子失踪,小姐被李承明收养,这才更改了姓氏。三年前小姐离开徐州,独身一人徒步上京,次年前抵京偶入东宫别苑为婢。”蓝清让伏在地上道,“慕大人去时小姐年幼无知,进京不过是生活所迫,入别苑亦是活命下策。她实在无辜,殿下又素来宽待女子,还请殿下能放她一马,不要将她卷进当年的案子中。”

萧瑧的脸慢慢地沉了下来。

“你口口声声说她不知情,可假扮太子妻妹的是她,如今李承明也进了府库。”萧瑧冷眼看着蓝清让道,“换个说法——太子与孤之间的嫌隙可以放,陛下安危却不能放。这二人不声不响地入了宫,此间竟蛰伏这样久,孤既为陛下之子,自然忧心陛下娘娘安危。留有这等隐患,岂是你蓝清让随口说说便能罢休的?”

蓝清让浑身冰凉。

他努力地支撑起上半身,用乞求的目光问:“殿下…真的不能放过小姐?”

萧瑧眉头舒展,眉骨却压得紧紧的。

“孤的性格,内臣是知道的。”他站起身来走到蓝清让跟前,道,“孤若是答应了内臣,内臣又有什么可以回报给孤呢?”

半晌后,蓝清让慢慢直起了身子。

“既然燕王殿下还在殿下府中,那么奴便说一件同燕王殿下有关之事。”蓝清让平静地道,“二十年前,燕地曾呈上一份卷宗,是一起极恶劣的凶杀案。彼时燕王殿下年少,尚未成婚,陛下担心殿下名誉受损便将此案压了下来。后来,燕王殿下成婚去往燕地的第一个月曾来信上报此陈案,皆被廷尉卿以年久、证据缺失为由驳回。”

萧瑧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什么时候的事?”他问,“孤入朝即在廷狱,怎未曾听说过?”

蓝清让答:“太和二十四年。”

“七八年前…那时孤将将入朝,还未进省中。”萧瑧思索片刻,“你继续说来。”

蓝清让又道:“命案不稀奇,然而燕王殿下三番两次上报,陛下只当他是水土不服想要回来的借口,便没有应允。然而燕王殿下来信又报,若不解决此案,他将亲自徒步自封地而来敲阊阖门前那两座獬豸大鼓。如若真动用獬豸鼓必能逼得陛下查案,只是敲鼓有讲究——帝王将相以尊位相易,布衣百姓以命相抵。陛下为保燕王之位,只得命燕王妃将其捆束在家。”

蓝清让说着说着便不再说了,而萧瑧心里也明白了个七八分。

燕王妃赵海棠本就嫌恶他这王叔,陛下这一下令,她自然听从。想来她心里是有些什么拿不出手的毛病,将人一困就是这些年。

只是萧瑧未曾想到,如今的王叔落得此境地竟与皇帝脱不开干系。

“你说,王叔是后来才知晓的这起命案,但那份卷宗最早被呈上是在二十年前?”萧瑧忽而蹙眉,“二十年前陛下看过卷宗,却没有处理这起案子,而是将它压了下来?”

蓝清让道是。

“是什么案子,内臣可还记得?”

“记得。”蓝清让空洞的眼神目视着前方,“死的是一妙龄女子,她被人剖腹取子后,尸身填塞入河道内。”

-------

“怎么了,小灰?”

眼看着升城的城门就在眼前,李星仪于风雪中刚得到了一点慰藉,便被止步不前的小灰给绊住了。

小灰正不安地低头刨着蹄子,就是不肯向前。

很多马通人性,李星仪也本就是个小心的,在京中摸爬滚打险些丢了命后的她如今更惜命。

仰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升城城门,一股不祥的预感渐渐笼罩了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