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北京烤鸭(2 / 2)
在场的所有厨师基本上都比较关注陈墨烤鸭的过程,因为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技法。
就连沙福林也是格外地兴奋,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陈墨的操作,那一举一动,都让他整个人沉迷其中。
那种把控火焰,调整手法与顺序都让沙福林感到耳目一新。
仿佛回到了当年做学徒时候,看父亲做烤肉的情景。
随着烤制的过程,一股油脂香味逐渐散发开来,油脂的香味中还夹杂着一阵阵独特的香味。
在烤制中,鼓胀饱满的鸭皮逐渐变色,从刚开始的白色变成了浅黄色,再变成金黄色,最后变成了油亮的红褐色。
这个颜色很诱人,明亮亮的,看着就让人很馋。
几乎所有观众都想直接抱起来啃上一口。
等快好的时候,陈墨从旁边拿出了一个碗,碗里面装着黄澄澄的鸭油。
这个鸭油可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鸭油就是从鸭子上的脂肪炼出来的油,基本跟猪油鸡油这些油的炼制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
烤鸭做出来之后,为了表皮酥脆的口感保持更长时间,同时也为了卖相更好,所以要在烤鸭的表面刷一层油脂。
这层油脂,一般会使用鸭油。
因为鸭油不仅香味儿浓郁,而且相对于猪油来说,富含更多的不饱和酸,就算吃多了也不会发胖。
陈墨用长杆将鸭子挑出,此时的鸭子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儿,sp;但是陈墨目不转睛,直接拿起小刷子,就将鸭油在上面涂。
只有趁热刷,鸭皮表面才会挂一层薄薄的油脂,吃起来味道更香,而且还不影响口感。
要是等鸭子的温度降下来再刷油,鸭油就会迅速凝固,这样鸭皮上就会有一层厚厚的油脂,不仅油腻,而且吃起来还很糊嘴。
刷好了油之后,陈墨立刻将鸭子放在干净的案板上。
这个时候他就要开始片鸭子了。
金陵片皮鸭,也就是南京烤鸭的原始版本,严格来说那才是北京烤鸭的前身。
现在南京烤鸭反而和粤式烧鸭更加接近。
而金陵片皮鸭最大的特点就是真的只片皮,同样是卷饼配葱和酱食用,但是鸭肉却是另外做炒菜,鸭骨做汤,那才叫一鸭三吃。
而北京烤鸭的特点就是皮肉皆片之,留下的鸭骨做汤。
北京烤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片鸭子的整个过程都会展现在客人的面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顾客看到片鸭子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能证明,在片制的过程中,没有克扣顾客的鸭肉。
一整只鸭子被厨师娴熟地用片鸭刀片成一盘鸭肉,整个过程其实挺赏心悦目的。
这也是北京烤鸭的一大特色。
然而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特色需要厨师付出更多的代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