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聪慧(2 / 2)
太夫人疼爱这个小儿子,想了法子,给自己的幼子求娶工部郎中的侄女为妻。工部郎中虽是这代才发的科举,家中却是积年的富商,他的兄长更是有名的大商人。富商大贾的女儿总没有官员的侄女说出去名头好听。永平侯府既来求娶,工部郎中的那位兄长,也就忙不迭地应下,嫁妆也是极其丰厚。
三太太容貌美丽,又有如此丰厚的一笔嫁妆,三老爷再荒唐也要收敛一些,成婚伊始,二人也琴瑟和鸣了几年。等到三太太生下一双儿女,永平侯又为自己的兄弟谋得一任官位,从通判做起。
三太太也跟着丈夫去到任上,三太太有钱,大方,三老爷的官声也是很好的,只是三老爷自己人知道自家事,等到任满,也不敢再求升任。打着回家服侍母亲尽孝的名声回到京城。
这做过官,官声又好,年纪也上了三十,这时候稍荒唐些,别人也不会太侧目。于是三老爷就今儿买个美妾进门,明儿就宠了这个婢女。
三太太幼承庭训,晓得这些不过是男人的本等,起初还待妾婢们和气,谁晓得三老爷是得了这个,就忘了那个的性子,渐渐不把三太太放在眼中,夫妻二人吵了几回,三太太也就气病了。
这会儿,只怕是永平侯夫人要趁着三太太去庄子里休养的时候,震慑一番了。而这句话,也是让三太太吃颗定心丸的。
独悠已经浅浅一笑:“这句话,自然是夫人要趁三太太不在时候,对三太太院子里的人,震慑一番了。”,苏弯点头:“能到这层,算你聪明,那夫人为何要这样做呢?”
独悠轻叹一声:“左不过是夫人不愿意三老爷和三太太再起争执,况且,三老爷很多时候,着实糊涂。”男子们有了新欢,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三老爷却常常因着心里的不顺,就纵着新欢们不把三太太放在眼中。让三太太和他吵闹。
听到糊涂人这三个字,苏弯又笑了:“你这样胆子大的丫鬟,还是少。”永平侯府这位三老爷是太夫人最小的儿子,从小就不好好读书,不过是混了个监生的资格,在国子监中瞎混。
这样人家,自然是不能去经商的,小儿子分得的财产必定不会多,难道要看自己儿子受穷不成?恰好这会儿工部有位郎中姓楚的,要为侄女寻门亲事。说起来这位楚郎中家中却是积年的富商,他兄长更是有名的大商人。这样人家的嫁妆必定是丰厚的,一个想为侄女寻个名门公子,一个看中丰厚的嫁妆。
这婚事很快就谈妥,因着嫁进永平侯府,楚家的嫁妆极其丰厚,光首饰头面就有四副,合卺酒用的杯子都是玉杯,专门陪嫁了一个胭脂铺子,一个银楼,一个绸缎庄,说的是以后姑娘想用,从铺子里拿就是。
田庄更有三处,每处都不下千亩良田。当日这桩婚事,因楚氏丰厚的陪嫁,也让众人见识了楚家的家底。刚成婚那几年,因着楚氏面容美丽,嫁妆丰厚,三老爷也安静了一段时间,永平侯又想方设法,给弟弟谋了个缺,去做了一任通判。
楚氏跟随丈夫去了任上,在任上生了一双儿女。等到通判任满,三老爷也三十挂零了,也不愿意再去升一升官,借口回京尽孝,就躲进自己院子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