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成礼(2 / 2)
等离开国公府,还要靠这些积蓄过日子,苏瑶见过太多这些名门望族的旁支在分家之后,过得不怎么样了。哄住国公夫人,才是苏瑶最要紧的事儿,至于世子夫人,她自己有自己的儿媳妇,只要不当面撕破脸,维持面子情就够了。
想着,苏瑶已经给国公夫人端来一碗杏仁露,笑着道:“我昨晚听到您有些咳嗽,特地让厨房给您熬的。”
国公夫人喝了一口这才点头:“还好有你,只可惜,我能给你的也不多。”
整个国公府最值钱的就是爵位,还有因爵位而来的那些产业,有田地商铺,这些都是属于国公府的继承人的,秦国公夫妇再疼爱小儿子,也只能给小儿子谋个差使,再给些私蓄,好让他们以后能过日子。
但私蓄就算全都给了小儿子,也不过就是万儿八千的,更何况还有大儿子一家,也不可能全给。国公夫人就更觉得对不起小儿子一家了。
苏瑶唇边露出一抹淡淡笑容,自己这位姑祖母,果真是从没过过穷苦日子,觉得手里那些积蓄,只够过个两三年,却不晓得,五百两银子,已经足够一户人家丰衣足食过一辈子。苏瑶早就想好,等到国公府分了家,自己就要当了这房的家,把手中的银子拿去买上千亩良田,再搬到庄子里去住,京城虽好,那些应酬都需要钱,而这些应酬对自己这房来说,已经没必要了。
等自己生下儿子,再请名师让他念书,等到儿子科举入仕,也就苦尽甘来了。至于公公和丈夫,苏瑶是看不上他们的,一个比一个纨绔,公公不愿意做官,丈夫只会享受。远离京城,也让他们离那些声色犬马远一些,别成天把那银子当做土块一样,花百两银子买个古董,还说划得来,白白被当做冤大头。
这些打算,苏瑶从不会告诉别人,看着国公夫人的眼也全是孺慕:“姑祖母对我这么好,我不过略尽一点孝心,哪里就能当得起姑祖母的夸赞?”
国公夫人越发欢喜了,二人在这说话的工夫,新人已经来到喜堂,双双行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外面鼓乐声传来,众人都站起身,李嬷嬷示意秋兰等人在房里等着,自己挑起帘子走出去。搀扶着若玉的喜娘是侯府的管家娘子,李嬷嬷急忙上前接手,悄声对若玉说:“姑娘小心脚下。”
若玉今日一大早就起来,听喜娘说了半天这些事情,等装扮好了,又在房里等待,蒙上盖头拜别爹娘上了花轿,下了花轿又要做这些礼仪,担心自己礼仪出错的若玉一直绷着,这会儿听到李嬷嬷的声音,若玉不由松了一口气,扶着李嬷嬷的手跨进洞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