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旧事(1 / 2)
这会儿听到绛离提起王先生,若玉已经轻声道:“是啊,先生懂的那么多道理,她也常常说,世间女儿,在读书一途,不过是有点小聪明罢了,怎么都学不好那经天纬地的本事的。”
说完若玉也有些惆怅,索性唤秋兰:“这些日子事情忙,我也只有出嫁前才见过先生一面,等过上几日,你带上礼物去探望探望王先生,看她这会儿在哪家教学生。”
秋兰应是,也就和若玉说起别的来,独悠低头看向那些书,写评弹的人大概也晓得,科举这些规矩,但她为什么还要写女子能中状元,大抵也是不服气,不服气女子明明有这样的才华,却要居于人下,永远都比男子低一头。这样的想法是大逆不道的,独悠只略一想,就把眼移开,不要去想这些事情,还是好好的服侍着若玉,等到以后再做打算。
有事情时光都容易过一些,很快这数个七都已做完,到了五七那天,惯例是出嫁的女儿回来做这个七。
朱家那位大姑太太,别说若玉没见过,就算是在国公府日子不那么长的下人们都没见过。秦国公去世的时候,已经给她写过信了,却足足过了半个月才收到回信,说已经在启程回京的路上。
算着路程,这位大姑太太,再慢十天也能进京了。谁知这位大姑太太,在路上又足足走了十六天,等到进京那天,并没有立即来国公府,而只是遣人来传了个信,说定会照习俗来做五七,别的就没了。
这做派,别说下人们不解,连国公夫人的神色都变了。而陈嬷嬷站在那里,不晓得该怎样安慰自己家主人。
送信来的,也是姑太太当初的陪嫁丫鬟,真要算起来,还是从国公府里出来的。见国公夫人神色不好,这位原先的陪嫁丫鬟,现在的管家娘子已经对国公夫人赔笑道:“大奶奶,您也晓得,我们姑娘,这性子是被养娇的了,再说当初又有那么些过节,您也就多担待着些。”
“春香!”既然这位用的是旧称,那国公夫人也不客气了,直接叫了她的名字:“妹妹性子娇,我晓得,所以这么多年,我一个做嫂子的,处处忍让,可是她也不能在这样的大事上,直接就给我一巴掌。”
“大奶奶,您错怪姑娘了。”昔日叫春香时候,还是个少女,今日已经是管家娘子的婆子,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但也要赔着笑脸继续说:“当年的事,您心上过不去,姑娘心上那就更过不去了,用姑娘的话来说,能来按照习俗做五七,已经是对国公府的莫大让步了。”
这对主仆还真都是自己的太婆婆带出来的,一个比一个执拗,国公夫人深吸一口气,但也不好翻脸,真翻了脸,那位大姑太太不来做这五七,到时候,丢脸的还是国公府,毕竟这么多双眼睛都盯着呢。
因此国公夫人唇边现出一抹苦笑:“好得很,好得很,妹妹既然这样说,那我也只有受着。我就等到那日,恭候大姑太太回府,做五七!”
说到最后一句,国公夫人已经咬牙切齿了,也没有让陈嬷嬷打赏春香,自己站起身就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