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媒婆(2 / 2)

加入书签

阿梨连连点头,就坐在阿妩身边,拿起笔认真地写起来。周嫂见女儿一脸认真模样,心早就软了,对独悠道:“我不识字,嫁过来后,因为要顾店,也认了几个字,但总比不上那些从小识字的人能干。这会儿我送阿梨来,也是不愿意她再像我一样,不识字,连账都不会记。”

不管是周嫂还是许嫂子,她们记账都是在脑中记,有时候难免会碰上有人赖账,撕扯不明白的时候。

独悠会意地点头,周嫂的双手摊开:“我呢,年纪也大了,家里事也多,再想学写字也晚了,好在女儿还可以学啊。”

“等阿梨学会了,夜里回去教您几个就好。”独悠安慰着周嫂,周嫂的眼睛一亮,接着周嫂就摆手:“罢了罢了,横竖她爹识字,有些账,等他回来了,我告诉他,让他记得就好。”

独悠来到这里也快三个月了,也只见过周哥几次,每次他都来去匆匆,而每次回来,周嫂一定会做好吃的。阿妩有时候会闻着隔壁传来的香味,在那算,到底是做什么好吃的?是做了鸡,还是做了鱼,还是都有。

独悠读出周嫂话中的黯然,但这事儿独悠也无法安慰,只能轻轻地拍了拍周嫂的肩。

周嫂家店内来了客人,在那边叫,周嫂听到,口中答应着,也就匆匆地往那边跑去。独悠看着周嫂的背影,周嫂有周嫂的顾虑,而她的顾虑到底是什么,独悠也不好多问。

日子就这样飞快地过,阿梨虽然学识字学得晚,但她人聪明,很快就学了不少字,《三字经》也背熟了,至于里面的那些道理,还要独悠慢慢地给她讲。

阿妩已经在学诗三百,独悠也只是听女先生讲过一遍,算得上是一边学一边讲,这样的经历让独悠觉得,当初在永平侯府,还有国公府的生活,竟像是一场梦。

那些森严的规矩,严苛的礼仪,一时不用遵守了,竟有脱胎换骨感。每日教阿妩阿梨二人读书写字,做做点心,炒炒瓜子,再听听邻居们说说闲话,眼睛一睁开,再到合上睡下,竟是一霎时就过。

比在国公府时候要累许多,但独悠却觉得十分轻松自在,不用再想哪句话说出口会惹怒若玉,也不用再去想惹怒了嬷嬷们,或者得罪了谁。

礼仪规矩,独悠都还记得,但不再遵守,可以大声说笑。这样的日子,是独悠一直想要的日子。

转眼已经是夏日,衣衫都可以穿得薄了些,独悠坐在那里,刚教阿梨写了一个字,就瞧见店内来了人。独悠还以为是买点心的,刚站起身,那人就笑吟吟地说:“是独悠姑娘吗?”

“是我,还请……”不等独悠说完话,这人就上前拉住独悠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说:“真不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瞧瞧这模样,这穿着,就和别人不一样。”

独悠不由望向自己身上,穿了件昔日的旧衣,哪里就和别人不一样了。想着,独悠就往这人身上打量起来,见她满面笑容,身上的衣衫瞧着和许嫂子她们也有些不同。

独悠突然灵光一闪,这是个媒婆。果真许嫂子的声音已经传来:“苏婶婶,是哪阵风把你吹到我这样的寡妇人家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