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日常(2 / 2)

加入书签

周嫂含笑说:“你若真觉得欠了绝大的人情,那以后,为独悠寻摸个好的夫婿,不就还了这个人情了?”

杜大嫂听到这话,面上顿时欢喜:“我怎么就忘了这件事。好姑娘,你放心,以后啊,我会好好帮你打听。”

夫婿夫婿,又是夫婿,独悠实在不愿意听这两个字,只能笑着带上她们三个:“那就请二位宽坐,我带她们进去堂屋里。”

“这才是正经事。”杜大嫂瞧着独悠把孩子们都带进堂屋里面去,这才对周嫂道:“许嫂子的运气真是好极了,先是死了男人,这会儿又从天上掉下这么一个侄女来,这侄女又这样聪明伶俐,真是谁都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妇人家死了男人,往往都是没有了依仗,但老许是孤身一人在这京城里,还有这样一份产业,没有了族人啰嗦,也没有公婆辖制。若是老许还在,许嫂子到底是妻是妾是婢女,算得上妾身不明。

但老许没了,邻居们怜悯许嫂子,齐声说许嫂子就是老许的妻子,那就成了有产业的寡妇,众人帮衬着许嫂子,这日子也能过下去。不然一个寡妇,哪里就能支撑得起来。

“这也是许嫂子自己的良心好,想着侄女在京城一个人孤苦无依,才想办法来到了京城,也不枉费她这样的苦心。”周嫂是晓得许嫂子的过往的,对杜大嫂就这样说了一句。

杜大嫂点了点头,就凑到周嫂耳边:“这会儿你侄女也能学上几个字,若能再念几句诗,会算账什么的。等以后说亲也好说。”

“这会儿听你们的语气,像是已经寻摸到了?”周嫂见自家铺子里没有生意上门,索性就和杜大嫂坐在院子里,姑嫂二人说起悄悄话来。

杜大嫂望一眼四周才对周嫂道:“你也晓得你哥哥的心思,虽说我们家只是小户人家,可他也想改换门庭,我们平常有生意来往的人家,有一户人家的儿子读书很聪明,今年十一岁,还没有定亲。”

这言外之意再明白不过了,周嫂不由抡指算了算,就对杜大嫂笑了:“属相上倒也般配。”

“那户人家也把儿子值钱,都不松口,所以你哥哥就想着,寻个好的先生,让女儿读上几年书再说。”杜大嫂话中全是感慨,独悠教三个孩子各自写了一些字,走到门口,正好听到杜大嫂和周嫂的谈话,独悠不由轻叹一声,不管是高门大户的主母,还是这小户人家的母亲,最操心的就是儿女的婚事。

独悠不由看向杜家的女儿,她小名叫阿然,一双眼十分美丽,此时正抿住唇,在那认真地学着写自己的名字。至于外头姑姑和母亲的对话,她并不知道。

“周嫂,生意上门了,你还坐在这说话。”许嫂子从店内招呼,周嫂急忙站起身:“我在这说话一时就说迷了,竟然忘记去瞧瞧店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