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赴宴(2 / 2)
“怎么不过去瞧牡丹?”独悠走到吴大奶奶身边笑着问,吴大奶奶摇头:“那边全是人,倒不如这海棠花下清净。”说着吴大奶奶就扯了一朵海棠花拿在手中把玩:“况且,这海棠开得正好,我过来瞧瞧她,也不辜负她这一番花开。”
“你倒有闲情逸致。”独悠说着就往那些人群中开,吴大奶奶惊讶了:“你在看谁?”
“我在想,你一个人一定不愿意来,只怕你婆婆也来了。”吴大奶奶掩口一笑:“倒让你猜着了,原本我不想来,我婆婆执意要来,那我也只有陪着她来,免得被人听到了,该说我不孝顺,连应酬都不愿意陪婆婆来。”
“还有谁敢笑话你?”独悠揶揄地问,吴大奶奶笑了笑:“笑话我的人可多着呢,还有嫌我太能干的。”
这是人之常情,独悠收起面上的揶揄:“这人长着嘴,就是要说别人,你看,我现在毫不在乎。”
“所以我这会儿啊,羡慕你。”吴大奶奶这话也有几分真心。生在富商家中,从小金尊玉贵地长大,嫁了过去,就是要为家里人争脸面,吴大奶奶晓得这些,因此没有半分懈怠,什么都做得十分出色。
可是人都是会累的,吴大奶奶偶尔疲累时候就在想,难道真要等到熬成婆婆的时候,才可以欢快地笑一笑吗?但吴大奶奶更晓得,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想想,等早上醒来,依旧要去努力,要去做一个面面俱到的人,才能换来众人对吴太太的恭维,说娶了这样好的儿媳。
其实,若能有选择,吴大奶奶也不愿意做个面面俱到的人,那样太累,但她,别无选择。
“这话说出去,就真得会被人笑。”独悠神色没变,吴大奶奶就噗嗤一声笑了:“果真我没有看错你,这样的话,你神色半点都没变。”
“我若真变了颜色,你也就不会对我说这样的话了。”独悠说完,就和吴大奶奶相视一笑。
李太太走到半路,就瞧见吴太太走过来,李太太晓得吴太太为何来寻自己,于是李太太就停下脚步,对吴太太笑着道:“您怎么过来了,想是家里的人招呼不周。”
“您这边安排得很妥当,是我参加过的这些宴会中安排最妥当的了。”吴太太含笑说着,说完才转口道:“只是我想和您说上几句体己话,所以才独自前来。”
李太太晓得吴太太要说的体己话是什么,这吴家,富已经富了,还想再上一层,想着能往宫里进贡一些东西,如此才能更打响招牌。而李太太在进京之后,摸清了独悠和秦渝蓉各自的交往情况。
秦国公府那边,李太太是一点都不敢去打主意,但独悠和秦渝蓉在国公府之外交往的人,李太太选来选去,就选中了吴家。而交好吴家,对李太太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不过就是半天工夫,李太太就让自己家和宫中一位老爷爷来往亲密的风声,吹到了吴太太耳中。
做生意的人,寻找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不管是真是假,都不愿放过。
吴太太也着人去打听了李太太的底细,见她吃穿用度,都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心中先信了三分,毕竟这样出身的人,才不会心疼银子,银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自己苦挣的,为何心疼?
再然后吴太太就装作和李太太偶遇,李太太晓得吴太太所为何来,在说话时候,故意露出了几样东西,那几样东西是宫中才有的,吴太太自然就越发信了。就那么来往了几回,吴太太就深信不疑,李太太背景深厚,家里极其富有。
这会儿吴太太说出这句话,李太太就笑着拉着她在一边的美人靠上坐下:“你我虽然相处不久,但我们之间,也常常有剖心之谈,有什么话,你就和我直说吧。”
“我的心事,一直都没有和你说。”吴太太的脸红了又红,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我就是,就是想要让我们家,更上一层楼。”
“不过是这么一点小事,你怎么就要如此曲折地说出来?”李太太这句话让吴太太登时站起来:“真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李太太含笑问着,吴太太仔细想了想,也笑了:“确实,你从没骗过我。”
“你想的不就是要往宫中进贡些吃食,这你放心,我让人去和宫中老爷爷说一声就成。”说着李太太还装作个思索的样子:“只是不好去寻,到底是要进贡给天子,还是娘娘,还是现在得宠的端嫔?”
“自然都能送进去最好。”吴太太脱口而出,见李太太看向自己,吴太太急忙道:“是我的错,您看,不如就进贡到天子那边?”
“好!”吴太太听到李太太这一个好字,只觉得浑身一松,接着吴太太就道:“我也不怕你笑话,我们家为了这个,也折腾了好久,我儿媳妇,还和荣三奶奶交好,不就是因为她祖父做过宫中的御厨,可也晓得,既然他曾做过御厨,自然也不愿意我们进贡些吃食。我这真是日夜发愁。”
吴太太在那唠叨着,李太太面上带着笑一直在听,仿佛自己什么都晓得,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感同身受。
吴太太唠叨了半天,这才站起身:“是我的不是,不该这样唠叨,我该走了,不对,我不能走,我还是陪您去赏花宴吧。”
“瞧瞧,不过这么一点称不上事儿的事儿,你怎么就这样欢喜了?”李太太说着还递给她一条帕子:“来,擦一擦。”
“我这是真心高兴。”吴太太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才定睛看向那帕子:“这可是,上好的苏绣。”
“是啊,这东西也算不上稀罕。”李太太淡淡说着,吴太太只觉得咂舌,吴家也算富有,但也没有奢侈到拿苏绣当做擦眼泪的帕子。毕竟帕子这种东西,脏了洗了,不过一水就不能用了。
吴家的苏绣,都是要做了衣衫穿在身上,走出去被人赞扬的。
“好了,差不多时候了,我们出去吧。”李太太装作没有看到吴太太面上的艳羡,站起身挽住吴太太就往外走,吴太太这时候手脚都有些不听使唤了,这样奢侈,还真不晓得她出身究竟什么样的人家。不过京城素来就有传闻,说的是某些贵人,在外面有沧海遗珠,但又不能带回家去养,只能养在外面,从小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等到大了,就给笔嫁妆嫁出去。
而且为了自家和睦,那都是嫁得越远越好。越想,吴太太越觉得李太太只怕就是这样人家出来的,若真是这样人家出来的,那得再恭敬些,免得以后还要求到她面前。
“你婆婆,和李太太一起过来了。”独悠眼尖,已经看到吴太太和李太太走了出来,轻声对吴大奶奶说着,吴大奶奶却叹了口气,独悠瞧向她:“你叹什么气?”
“你这些日子,可曾听说过一些传闻?”吴大奶奶反问,独悠想了想,摇头:“这些日子的传闻那么多,谁晓得你说的是哪个?”
“说的是,京城有些人家,在外面养了女人,这女人生了孩子,不敢抱回去,只能依旧在外面养着。”吴大奶奶刚把这话说出口,独悠就笑了:“这事儿也算不上什么秘闻,京城确实有人家有这样的女儿。”
“所以,我婆婆,就以为,这位只怕就是这样身份。来历神秘,动用的东西都很奢侈,而且,远远地嫁了。”京城之中,除了像朱二老爷这样想把女儿换笔银子的人家,很多人家不愿意把女儿远远地嫁了,特别还是嫁得压根都不能回来省亲这种。
独悠听吴大奶奶说完,只哦了一声,吴大奶奶瞧着她:“你不相信。”
“自然不信,你也不一样不相信吗?”独悠反问吴大奶奶,吴大奶奶又要叹气了,就听到独悠道:“不过这事儿,我们这会儿也不要去管,不要去问。横竖,今儿是赏牡丹的日子,就好好地赏赏牡丹。”
好好地赏赏牡丹?吴大奶奶又笑了:“果真,你和她们不一样。”
“不,是我不愿意再过那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了。”独悠这句话让吴大奶奶想起很多,但这会儿,没有什么比赏一赏牡丹更要紧了。
李太太和吴太太相携而来,众人自然议论纷纷,而李太太却已经走到赏牡丹的人群之中,和人交谈了几句,就请众人往花厅去。
今日的花厅已经把四周的窗子都下了,显得更为宽敞,花厅四角,还放了四盆牡丹,这四盆牡丹开得更为娇艳。
众人一走进花厅之中,瞧见那四盆牡丹,自然有人出声夸赞。李太太已经笑着道:“其实,今日之宴,原本是为这四盆牡丹而设的,哪晓得快要到宴会之期,这花圃中的牡丹突然开了,也算没有辜负今日之宴会。”
“这啊,说明李太太您家里啊,今年要大发了。”有人远远地说了一句,李太太笑靥如花:“多承吉言,列位还请入座。”
这样宴会,参加的人有多少个,席上设了多少位,早就安排妥当了,众人也无需歉让,也就各自入席。该坐首席的坐首席,该坐也不低。而吴太太和几位太太坐在上面一些的席位,和李太太正好说话。
“这酒席,安排得很有意思。”吴大奶奶也是常年在家备办酒席的人,笑着对独悠说了这么一句。独悠跟着苏弯的时候,苏弯教导过该怎么备办酒席,毕竟主人只要动动嘴,下人们的。
吴大奶奶这样一说,独悠就仔细看了看,看完,独悠也笑了:“确实有意思。”
“秦奶奶和吴大奶奶果真交好,席面还没开,就在这说体己话了。”李太太已经看向独悠笑着说。
↑返回顶部↑